“公子。”楼令笑眯眯地问道:“你们什么时候北上,想在哪里交战?”
看楼令问得一点都不违和,一看就知道适应春秋在战争上的玩法了。
公子发哪里能够给出答案?
统率大军北上的子重没有明说,一应做派就是不想跟晋军硬碰硬。
楚军不与晋军交战,只是郑军自己上就是送菜。
这不,才有公子发前来,试探晋军什么时候走的同时,试图使用不交战的方法让晋军自己离开。
“贵方攻克了四座城池,村落无数。收获还不够大吗?”公子发问道。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啊!
楼令还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说道:“公子误会了。”
“啊?”公子发被整得有些懵。
楼令正色说道:“不是四座,是六座。”
“啊!?”公子发被惊到了。
中行偃补刀:“确实是六座,不久之后可能就是七座。”
这一次,公子发却是没有再被惊到。
五个月内拿下六座城池?考虑到晋国花了数十年时间麻痹郑国,搞得各处郑人都习惯晋军纯路过,不做防备或是防备松懈可以理解。
晋军利用当地郑国贵族的松懈取得很好的战果,等各处郑国贵族提防,不可能轻易再攻克一座城池了。
“贵方损失大吗?”公子发内心忐忑地问道。
中行偃愕然了一下下,还是给予答案:“还行。”
这个“还行”很万金油。
丝毫不作假的来说,现在该是郑国君臣担忧晋军太惨重,搞得晋人不在郑国身上敲诈到足够的利益,闹到很难同意撤军。
所以,公子发真心祈祷晋军的损失更少一些,免得郑国的损失更大。
楼令再次问道:“楚军和你们,什么时候北上前来交战呢?”
“这……”公子发无法给出答案,深呼吸一口气再说道:“贵方收获足够多,能不能就此罢手?占领的城池与村庄尽取收获,庙堂再奉上一笔可观的赔偿,换取贵方撤军?”
“不行呢。我们在等你们北上,想要消灭更多的楚军,怎么可能撤军。”楼令主打一个有话实说。
恰是楼令讲实话,搞得公子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看来……,子重不想跟我们打。”中行偃盯着公子发,问道:“郑君让公子过来,想来是楚军不打,你们有解决方案了?”
代表晋国的中行偃和楼令,两人说话没有什么夹枪带棒,交流就主打一个实诚外加有礼貌。
公子发一脸木讷地问道:“贵方怎么发现楚军不与你们交战的呢?”
中行偃说道:“陈国、蔡国降而复叛,我们出兵南下进行讨伐,大军刻意在陈国驻扎了两个月,子重早就率军北上,两军相隔三十来里互相对峙,期间并未发生交战。”
其余的话用得着说吗?
楚军是在晋军离开“赭丘”才追上来。
后面,晋军又从“新郑”离开,子重才率军赶到“新郑”。
一切是那么明显,只要脑子不抽抽,怎么可能判断不出来?
“完了,晋国已经看出楚国的虚弱。我们要是现在表达跟随晋国的决心,晋国不可能相信。最要命的事情是,楚国陷入虚弱状态,晋国不是那么需要我们啊!”公子发愁得想抓头发。
当附庸也要有自己的价值。
晋国不喜欢鲁国,一次次愿意给鲁国撑腰,不就是鲁国可以帮忙看着齐国,并且鲁国还能挡住齐国向西扩张吗?
郑国对晋国的价值一点不比鲁国低,问题在于郑国的国家信誉值在晋国这边是负数,即便郑国君臣真的下定决心,很难让晋国相信。
现在,郑国能怪的就是子重表现得太过于明显,以至于轻易被晋国看出虚实。
楚国露了底,受到十足伤害的却是郑国,这叫什么事嘛!
“贵方怎么样才愿意撤军呢?”公子发表情木木地再次提问。
中行偃和楼令没有搭理提问的公子发,两个人开始闲聊起来。
什么投降方案都不说,开口就要晋军撤走?哪怕是在春秋时代,一样没有这样的好事。
只不过,在郑国君臣看来,晋军攻下那么多地方,一定是抢到很多人口与物资,怎么都该见好就收了。
郑国君臣会显得这么幼稚,不是他们真的幼稚,纯粹就是争霸战争环境下的一种共同认知。
什么认知?
就是交战不以攻占对方土地为目标,只是想让对方进行赔偿,随后成为自己的附属势力,变成争霸的资本之一。
因此,郑国君臣觉得不控诉晋军在己方疆域的所作所为,不计较到底损失了多少,是一种服服帖帖外加给晋国留脸面的应对。
等于说,哪怕晋军攻占了郑国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