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郎大善!”
李隆基抚掌。
李瑄每一句话都说在他心里,特别是有意强调他在百姓心中的影响力。
皇帝最忌讳的就是,山高皇帝远的地方,百姓不知皇帝。
李瑄的话也表明他铲除豪强的决心。
“七郎先前提出的理财之策,保护了漕运的安全。在各地建立常平盐仓,增加了国家的财富。但圣明君主的治下,百姓温饱是最基础之事,如果七郎治理国家,有什么民生之术可以建言的?”
李隆基再问李瑄。
“治国先治吏这是根本,圣人一直殚精竭虑,惩治贪官。但至今成效越来越弱小,皆是因为贪官已经从法网之下,找到漏洞。姚元之是救时宰相,他的政令只能行一时,不能延续一世。所以每一任宰相都要不断调整利国利民的政令。”
“《史记》上说民以食为天;臣又觉得饥寒起盗心。国家升平,犯罪就会减少,这是宰相们努力的方向。”
“臣认为许多百姓成为佃农,成为贱籍,皆是因为一时困难,迫不得已,只要在关键时刻,急他们所急,帮助百姓渡过难关,百姓怎么会不感激圣人,感激国家呢?”
“那些豪强大族借给百姓粮食,多是别有用心,伺机兼并。那种利滚利,百姓根本还不起,最终只能卖掉土地,卖掉儿女,卖掉自己,成为豪强的农奴。”
“臣建议在常平粮食的基础上,折算粮食的本钱,以一成的利率借给百姓,救助那些贫困的农民。这样不仅能增加国家的收入,还能达到国不加赋而民用足……”
李瑄改进后世的“青苗法”,告知李隆基。
后世王安石变法,绝对是以百姓和国家角度出发的。
但还是低估了下方官吏的欲望,和食古不化的保守派阻挠。
青苗法以国家低利率放贷百姓,让贫苦百姓得以靠着借国家的粮食,渡过最困难的岁月。
而百分之十的利率,两年下来也不会有多少。
反正常平粮仓放着也是放着,不如资助百姓。
到头来国家会有更多粮食入仓。
不排除“血本无归”的情况,但李瑄相信绝对是少数,增加的利息可以轻易平掉血本无归的粮食。
真正有困难的百姓,调查属实,宽限几年也无所谓。
“啪……”
李隆基同样思索片刻,而后猛然一拍玉案,道:“姚元之是救时宰相,卿最起码是管仲、晏婴。”
李瑄提出的政策,让李隆基深以为妙。
他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在李隆基心中,只要能让百姓获利,只要能提升他在民间的声望,就是极佳的计策。
“臣不敢当。此法虽表面上利国利民。实际上也有害处!”
李瑄是一个见证历史,熟知历史的人。所以能先知先觉。
他不会什么科技,他只想用自己的知识,让百姓过得更好。
他想在这个时代留下脚印!
“如此大法?何有害处啊?难道各县常平仓的粮食不够吗?”
李隆基疑惑,他想来想去,也没想到有什么坏处。
“必有官吏借机贪腐,层层加息。把原本不高的利息,抬至百姓负担不起。”
“也会有官吏为升迁,擅自提高利息,得到更多粮食,作为自己的政绩。”
“这些都会导致此法发展成官方的高利贷,使百姓家破人亡。”
李瑄将青苗法的害处告诉李隆基。
说白了,还是人心欲望作祟。
国家这么大,监察者不可能调查所有县,总会有大量漏网之鱼。
“七郎会如何完善此法?”
李隆基眉头一皱,确实可能如此。
“如果让臣主持,我会暗中调查,一经发现,直接处死,哪怕是皇亲国戚,大族权贵。国家文人士子这么多,杀死一万人,还有一万人为圣人效力。官吏们畏惧死亡,自然会将坏处降至最低。”
李瑄杀气腾腾地说道。
宋代文人地位太高,朝廷的刀不快,犯错误多被贬。
致使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从朝野到地方,遍地都是反对派。
李瑄说出精明的政策,又说出如此冷酷的话。符合李瑄边帅的身份,也契合李瑄的性格。
“可以去实施!”
李隆基点了点头。
李瑄的刚正是出了名的。
这个性格往往不讨皇帝喜,但李瑄的字里行间不是在赞美圣人,就是在顺圣人心意,并处处维护圣人的名声。
由此,李瑄的刚正,倒是成就李隆基的满足感。
“臣遵旨!”
李瑄再次拱手。
但李隆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