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复国大乱炖(2)
陈胜是个聪明人,冲动完了,冷静一想,觉得蔡赐说的非常有道理,就把武臣的家人都接到宫里软禁起来,然后派遣一位全权大使出席武臣就职典礼。
这位特使叫做张敖,出发前陈胜封他为成都君,除此以外,张敖还有一个身份,他是张耳的儿子。
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决定,张耳作为武臣的拥趸,把他的儿子扣为人质似乎是一个更好的做法,但是陈胜处于拉拢人心的考虑,竟然糊里糊涂的放过了他。
这个计策好是好,但目的也非常的明显,当然瞒不过张耳陈馀,何况全权大使是张耳的儿子,刚一到赵国就反水了,张耳没有了顾忌,更加肆无忌惮。他和陈馀继续发挥挑拨离间的专业特长,对武臣说:
如今陈胜不杀大王的家人,不是他不想杀,肯定是有人给他出了主意让他暂时不杀,所以大王你就放心吧,不管什么原因,你家人现在是安全的。
现在他祝贺你称王也是不安好心,就是想利用你攻打秦国,自己坐收渔翁之利,我们不可以中计,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既不答应也不拒绝,不答应是我们暂时不去和秦国面对面的交锋,秦国强大,不拒绝是我们不能主动和陈胜撕破脸,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毕竟秦国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与此同时我们赶快派兵攻打原来燕国代国的土地,向南攻取河内地区,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地盘。等到我们把这些地方都攻下来,影响力就不可同日而语,楚国即使战胜了秦国,也制约不了我们,秦国赢了楚国,赵国的力量会变得更加重要,至少我们可以自保。如果这两家拼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那就更好了,我们坐收渔翁之利,这样最终可以达到统治天下的目的。
武臣觉得很有道理,他采纳了张耳陈馀的建议。
于是他派手下大将韩广领兵攻占了燕国的土地,李良攻取常山,张黡攻占上党。
张耳陈馀的计策很好,即使用今天的眼光开审视那段历史也会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计划。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算尽天下算不透人心,武臣反水做了赵王,他的属下也是有样学样,这就是天道报应丝毫不爽
韩广原本是赵国旧地上谷的一个小官员,上谷就是今天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武臣占领赵国以后他加入了武臣的军队,参军以后,表现优秀,很快受到重用。
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从赵国出兵以后,韩广的军事才能开始展现,一路势如破竹,很快攻占了燕国旧地。和赵国一样,燕国也不是个好惹的主,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对秦国一直不爽,但是本身不团结,想造反缺乏领导核心,韩广来了以后当地人印象不错,他们借此机会撺掇韩广带领燕国独立,自立为王。你不仁我不义,武臣就是这么做的。
韩广有些犹豫,他和武臣面临一样的问题,自己的家眷在邯郸。
燕国虽然没有张耳陈馀,但是大家也都是见过世面的人,阴谋家的世界是相通的,他们告诉韩广:赵国现在是四面树敌,既要担心秦国的威胁,又担心楚国来打他,哪有心思再和将军您作对,你看武臣的家眷都在楚国,楚国也没有杀他们,假如将军自立为王,武臣是个明白人,自然也不敢杀您的家人。
这段话说的很在理,有活生生的例证,韩广决定不犹豫了,就在燕国称王,燕国由此死灰复燃。
赵国燕国都复国了,与赵国同源的魏国自然不甘于人后。
前文交代过,周市奉陈胜的命令攻打魏国的旧地,攻占以后决定立魏国公子宁陵君魏咎为魏王。
魏咎是货真价实的魏国公子,王族后裔,魏国灭亡以后,魏咎被废黜为平民到处流亡。等到陈胜起义,魏咎赶来投奔,因为他魏国王族的身份,得到了许多人的拥戴。
周市打算立魏咎魏王的消息传出以后,他的属下都非常不赞同,他们希望周市自立为王,人都是自私的动物,周市为王,他的下属自然能捞到更多的好处。
但是周市是个非常有气节的人,他认为天下大乱,人心道义不能乱,而他自己的使命就是要做乱世忠臣,所以一定要立魏咎为魏王。
你可以认为他傻,也可以认为他迂腐,但我要说,周市这种人代表了一种文化,面对强权,诱惑,坚守心中的信念,维护自己认为正义的事情。
不能不说周市是秦末乱世中的一股清流!
魏咎此刻在陈县,陈胜在与下属的斗争中逐渐成长,为了避免赵国燕国反水的悲剧,死活不放魏咎去周市那里。周市就一次一次的派人去陈县迎取魏咎,为了魏咎,双方形成了拉锯战。
在这场斗争中,魏咎坚持原则,寸土不让,要么给人,要么免谈。随时做好和陈胜翻脸的准备。拉锯到了第五次,陈胜终于受不了了,同意把魏咎送过去,于是魏咎就在原魏地复国,称为魏王。立周市为魏国丞相。
可怜的陈胜,公司刚上市,高管就跳槽的跳槽,创业的创业,一副要散伙的架势。
终于领到齐国了!
齐国是战国时期与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