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战彭城
对于项羽可能的反击,刘邦也做了一些准备,他命令小舅子吕泽带兵驻守夏邑,又命令樊哙率军在今山东峄县、枣庄、邹县、曲阜、滋阳一带,自己带着三十万大军驻守彭城,三个据点成等边三角形,专业点叫做:掎角之势,互相照应,在他看来,项羽就是想反扑,也不敢轻举妄动,想和五十六万大军对战,怎么着也的准备几十万人,这么多人不是一天两天能准备好的,再说这么多人一旦出动,四处都是眼线,很快就会有人来报告的。
刘邦的案例充分告诉我们,轻敌、有恃无恐是要不得的。
比起项羽、韩信,刘邦的军事才能经常被鄙视是有道理的。
他的对手是项羽,当世最强的兵势大家,如果这么容易就被你搞定,还能走到今天。
刘邦还不知道的是:项羽老家宿迁,但是是在苏州长大的,姑苏慕容家后世威震天下,其武功绝学“以及之道、还施彼身”就是项羽发明的。
你敢抄我老窝,那就吃我一招,我也抄你的窝。
面对腹背受敌,两线作战的危机局面,项羽展示出无与伦比的军事才华,从这点上来看,霸王的称呼当之无愧。
他在仔细分析刘邦的军队布置之后,制定了大胆的军事计划,说大胆都谦虚了,确切的说是极度冒险的军事计划。他命令手下将领继续攻打城阳,而自己轻率三万精兵,奔袭徐州,直插刘邦心脏。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只要击溃刘邦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其他的墙头草慢慢收拾。
这个计划听起来令人热血沸腾,要想实现困难重重。
要想攻打徐州,首先必须突破樊哙在峄县、枣庄、邹县一带布下的防线,从兵力上来看,樊哙的驻军不下十万,虽然较为分散,但距离并不遥远,可以随时驰援,一旦不能快速突破外围防线,敌人有了准备,将前功尽弃。
其次,冲开樊哙防线以后,驻守夏邑的吕泽距离刘邦大军驻守的萧县徐州不超过两百里,两天的路程,一旦对方顶住项羽的攻击,援军到达,项羽将陷入三面夹击的境地。
第三,刘邦的军队总量远远大于项羽,即使分兵三地,也对项羽有优势,在冷兵器时代,人数就是战斗力,人多好办事。
第四,远程奔袭,缺乏后援,后勤也得不到保障,敌人以逸待劳,这都是不利因素。
相对于巨鹿之战的破釜沉舟,彭城之战在历史上的名气相差很远,但是在我看来,这一战是项羽军事才能最精华的体现。
与巨鹿之战比起来,彭城之战前项羽的形式更加恶劣:
1、两线作战,前后被夹击。
2、天下大半的诸侯都投靠了刘邦,剩下的保持中立状态,隔岸观火。
3、缺乏后援,孤军深入。
4、舆论方面非常不利。
对于弱者来说,所有的不利条件都是失败的借口,弱肉强食的战场中,弱者是没有生存权力的,而对于强者,不讲借口,只追求胜利。
楚汉战争才刚刚开始,项羽已经陷入绝境,这场仗绝对不能输。
要想赢,只有一个字:快!
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
项羽精选三万铁甲精骑,要知道在当时,大规模骑兵作战并没有成功的先例,直到后世武帝年间为了打击匈奴,才开始有计划的训练大兵团骑兵作战。从这一点来看,项羽的军事思想非常超前,军事的称谓当之无愧。这三万精兵都是当年的老班底,沙场九死一生,个个都是老兵油子,为了胜利,把压箱底的家当全部压上,要的就是一击必杀。
输就输个精光,赢就赢个彻底,showhand!
项羽精心选择以暇丘作为突破口,这里是樊哙防御的薄弱地带,也是防线的边缘地带,距离相对较远,但是兵力最少。杀狗出身的樊哙改行以后,在刘邦军中以勇猛著称,冲锋陷阵是一把好手,立过不少实打实的军功,但是面对项羽,根本不是对手。第一个回合,防线就被项羽冲散,要不是项羽进攻心切,樊哙难保不会全军覆没。
打穿第一道防线以后,项羽命令属下不做任何修整,所有辎重全部丢弃,伤兵就地安置,其他人轻装上阵,马不停蹄,直插萧县,那里正是刘邦的中军大本营。
抵达萧县已经是半夜,项羽命令稍作停留修整,在黎明之前发动总攻。这个时间点非常有讲究,黎明之前是人睡的最香的时候,哨兵此时警惕性最差,三万铁甲精骑,自西向东,迎着朝阳,从侧面杀向汉军大营。刘邦在彭城萧县两地驻军有三十万,十倍的兵力,此刻还沉浸在睡梦中,杀红了眼的楚军如天兵天将一般,直插心脏。
睡梦中的汉军阵脚大乱,不知道来了多少楚军,外边杀声震天,里边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跑。几十万人,兵找到官,官找不到兵,提着裤子乱跑,兵器都找不到,只有下意识的逃命。项羽抓住机会,一举击溃汉军萧县大营。
黎明开始的战斗,中午就宣告结束,十余万人的反楚联军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