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察言观色,已经看出嬴政今日心情大好,知道定是发生了什么让他高兴之事,如今听嬴政开口,赶忙道:“臣愿一观。”
嬴政将文书递给李斯,李斯接过来仔细一看,不由得愣在当场。
嬴政就是希望看到李斯这样的表情,呵呵笑了两声,“李斯,这件事你决计想不到吧?”
李斯回过神来,将文书恭恭敬敬地放到嬴政面前的桌案之上,用手拍拍心口,出了一口气,接着对嬴政再次施礼,“臣恭贺陛下,有乌家堡从旁协助,相信讨伐百越之事定然马到成功。”
嬴政点点头,“我也是这样想。方才你没进来时,我看到这份文书的心情,和你现在一样。”
“但不知陛下让何人出使的乌家堡,能说服项少龙与我们联合作战。”
嬴政看看李斯,“李爱卿可以想想,我身边有何人可办此事。”
李斯心道:“满朝文武能与项少龙联络的,除了我恐怕只有王翦了,其余的赵高等人都恨项少龙入骨,右丞相王绾等人与项少龙根本不相为谋。”李斯偷眼又看看嬴政,“看陛下神情如此惊喜,这份文书想必送来不久,联络项少龙的定是一个大家都想不到的人。”想到这李斯眼前一亮,“臣斗胆猜想,那项少龙在我大秦功劳最盛之时是其担任上将军一职的时候,军中要员多与其往来,特别是蒙家兄弟,从小就多受项少龙的教导。想蒙恬如今在渔阳驻守,正是通往乌家堡一路,大王莫不是命蒙恬联络项少龙,方有今日之喜事。”
嬴政看着李斯点点头,“李斯,你确实很聪明,难怪当年项少龙在我面前一力推荐与你。你能想到远在渔阳的蒙恬,已属不易了,虽不中,亦不远矣。”
李斯一惊,看着嬴政,“若不是蒙恬将军,在渔阳的只有长公子了,难道……?”李斯说到这未敢再言,站在那里定定地看着嬴政。
嬴政笑着点头,“不错,正是扶苏办成的此事。”
李斯听到这撩衣再次跪倒,“恭喜陛下,长公子久历边疆,想来文韬武略都已过人,如今又能办成如此大事,我大秦帝国定会蒸蒸日上,无可限量。”
嬴政听完李斯的话也很是高兴,笑道:“你说的不错,我听说扶苏在军中很得人心,如今又得乌家堡这样的强援,相信此子未来会有出息。待我百年之后,我也放心将帝国交予他。”
“陛下春秋正盛,何谈身后之事呢。只是陛下深谋远虑,若信任长公子,可早定其位即可。”
嬴政点点头,“扶苏年纪还小,让他再历练几年,我们这边也有好多事要办,此事再放放。”
李斯应一声“是”,接着道:“陛下,臣此来正有一事要启奏。”
“有何事奏上?”
李斯将手中拿着的那一卷竹简放到嬴政的案头,“请陛下先过目,看看此竹简。”
嬴政打开竹简,见上面有十余个篆字,但篆字的字体明显不同,既有别于秦国流行的大篆,也脱离了东方六国字体的范畴。虽然如此,这些篆字间架得体、笔划简略、匀圆齐整,煞是好看。
制国玺时嬴政看过李斯的字,此番再看,立刻就认出下面的几个字是李斯所写,但上面的七八个字确是不识。嬴政看看李斯,手指着上面的几个字问道:“李斯,这几个字怕不是你所书吧。”
李斯躬身道:“陛下圣明,这几个字确实不是微臣所书。”
嬴政点点头,“这就是了。这几个字虽与你的小篆看起来神似,但其中还是有些不同的,不过看起来工整简单,很是得体,但不知是何人所书?”
“回陛下,这几个字是一个叫程邈的人写的。”
“程邈。”嬴政抬头思索了一下,随即又摇了摇头,表示在自己的记忆中,没有这个人的印象。
李斯道:“程邈乃一地方小吏,陛下不知不足为怪,臣也是翻阅卷宗,偶然知道的。”
嬴政一愣,他当然知道按照大秦的官僚制度,司法廷狱是归廷尉赵高管辖的,想必是赵高审判案件后,将此卷宗上报到丞相处等待批复时被李斯发现的。如此看来,这个写字的程邈是在狱中了。
李斯看出了嬴政的疑惑,低声道:“这程邈触犯秦律,现正关押在云阳狱中等候裁决。”
“这程邈所犯何罪,关押多久了?”
“回陛下,这程邈原本是韩国人。韩国并入我大秦后,此人担任一小吏,后因筹集军粮不利被罢官下狱,屈指算来,已在狱中十年之久了。”
“因何迟迟不判呢?”
李斯道:“连年征战,无暇他顾。其后您派赵高出使乌家堡,其余懂律法之人又各有要事,因此耽搁了下来。”
嬴政嗯了一声,“我大秦与六国连年征战不休,百姓多有流亡,韩国国土又多山地,耕种不易,筹措军粮确属困难。这程邈所犯既然是小罪,又在狱中羁押十年之久,想来也抵其过了。”
“陛下说得是。”李斯接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