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生和英布回到咸阳,并没有看到始皇帝嬴政,因为这个时候,嬴政已经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巡游。
令百官不解的是,始皇帝的这次巡游并没有向东,而是选择了向北的路线,具体说来就是从咸阳出发,经高陵直达上郡。这条路是大秦帝国九条驰道之一,只不过相比其他驰道,它不算很出名,因为它的直线距离并不像其它驰道那样绵延千里,但它也有自己的名字,这条路就叫上郡道。
始皇帝第一次出巡的仪仗并不是很大,严格说起来更像是一次轻装简从的查访,他让自己的长子扶苏留守咸阳监国,并将大部分的文武百官都留了下来,让他们协助扶苏处理国政。跟随嬴政出巡的大臣只有丞相李斯、廷尉赵高、上卿蒙毅、御史大夫冯去疾,加上博士淳于越等寥寥几位。统军将领叫杨翁子,他率三千铁甲军担任此次巡游的护卫。
文武百官都不知嬴政这么做的目的何在,但李斯明白一些,他知道自己和公子扶苏的劝谏始皇帝还是听进去了一些,也知道百姓目前的生活困苦,所以他极大地压缩了出巡的规模。但李斯有一点不解,那就是皇帝为何选择向北,而不是他以往说的东巡呢?
李斯不解的,赵高却是很清楚,因为他之前见过孟无离的手下,知道扶苏在回咸阳的路上曾经受到过孟无离的攻击,损兵折将不算,就连扶苏本人的生死都受到了威胁。赵高知道,始皇帝这次北上,用意就是查访真凶,解决掉这一内变的祸端。
应该说李斯和赵高对嬴政的心思都只猜对了一部分,只有扶苏知道,父亲出巡真正的本意其实还是为了匈奴。虽然嬴政并没有明说,但从嬴政的话语中扶苏还是能够感觉得到。嬴政在准备出巡的时候有一晚曾经召见了扶苏,对他走后如何处理国家大事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部署,并在最后对扶苏讲了一段话。扶苏清楚地记得,自己的父亲对他是反复告诫:“六国之患虽然暴烈,但毕竟是同族相残,因为无论是赵国的赵姓,还是楚国的芈姓,或是齐国的姜姓,其实都源出于武王伐纣,都属于姬姓。但匈奴不同,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若是让匈奴南下,中原必将生灵涂炭,有亡国灭种之祸。”扶苏记得临行前父亲还对他言道:“假若天下有变,就算大秦被颠覆,也要据守北方,绝不要抽调北方将士南下。”
扶苏知道,父亲走上郡道,是在为攻击匈奴做最后的准备。他要亲眼看看,王賁的五万铁骑准备好了没有;他要了解,蒙恬在渔阳对匈奴的麻痹计划执行的怎么样;他要知道,秘密调往上郡和肖关的人马目前在做什么,这一切都是为了和匈奴,这个北方最强大的敌人开战作部署。
嬴政一行浩浩荡荡地向高陵进发,在距离高陵还有几十里路的时候,有内侍近前禀报,说探寻龙穴的卢生回来了,想要求见陛下。
“卢生回来了。”嬴政看看与他同乘一车的蒙毅,“想想他这一去大概一年有余了,此番回来,想必有所收获。”
蒙毅点点头,“陛下说得是,卢生知道我大秦律法,若没有结果,必不敢回返。”
嬴政让侍从停下车仗,宣卢生近前讲话。
卢生跟英布走到车驾前跪倒,口称皇帝。
嬴政让二人起身,“卢生,你从咸阳出发探寻龙穴一年有余,今日回返,想必有结果要告知与我了。”
“回陛下。”卢生躬身道:“臣奉命出咸阳,这一年来踏遍千山万水,走遍大江南北,多方探寻龙穴之地,终于不辱使命,这才敢回来交旨。”
嬴政点点头,“想来这些时日你必定吃了不少的苦。”嬴政说到这看看卢生身旁的英布,“这个人是与你一路的吗?”
英布听始皇帝问询自己,当即躬身施礼,“臣英布,隶属都卫军,奉命保护先生。”
卢生道:“当日随同臣前行的共是两人,除英布外还有一人,只可惜此人在一次在翻越悬崖时不幸坠落身亡,臣已经将其名号呈报给军中将领了。”
嬴政点点头,他当然不会为了一名普通士兵的身死感到伤心,点头只是表示这件事情他知道了。看着卢生黝黑消瘦的脸,嬴政心中也有些过意不去,但为了自己的帝国基业,他也只能如此。
蒙毅知道始皇帝的心意,他摆摆手,身旁的大臣、内侍、包括护卫的甲士都远远地避开,这当中也包括赵高。看着留在皇帝身边的李斯和蒙毅,赵高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他知道,自己在皇帝心中的位置,是远远不及李斯和蒙毅的。论政事,自己赶不上李斯,讲军事,自己不及蒙毅,赵高还知道,就连此次领军的将领杨翁子,都是蒙毅的亲信将领。赵高双眼狠狠地盯着李斯和蒙毅,“总有一天,我要超越你们。”
卢生心里也感到很忐忑,他知道,嬴政这么做就是不想让他的手下知道接下来的谈话内容,一旦自己说完,嬴政就会下令杀了自己和英布,因为只有死人才会真正的保守秘密。毫无疑问,嬴政身边的李斯和蒙毅是他可以信任的人,至于自己,不过是替他卖命的一颗棋子而已。想到这些,卢生从心底感激楚南公,他知道,若没有楚南公教给他的说辞,自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