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城内民心思变,不单是城中百姓对县守不满,就是负责防御的那些军卒也对县守不满。生死攸关时刻,这县守竟是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城外浴血奋战将士的死活,实在是让人寒心。
百姓击杀县守时这些军士就在旁边,按理说他们应该镇压民变,但当他们听百姓说先杀县守再拥戴陈婴为首领的时候,想起陈婴奋不顾身救自己脱险的经过,这些军士都沉默了。他们用无声的行动告诉百姓,这件事也是他们想做的。
看到范增来到陈婴很高兴,范增告诉他,如今民心思变应当顺应民意,俗语说“天赐不予,反受其咎”,你若伤了百姓的心,一旦英布进程展开屠戮,百姓势必将怨恨发泄到你身上,到时说不定会有杀身之祸。
陈婴觉得范增的话有理,于是就答应了百姓的请求,并将范增介绍给众人认识。范增还好,毕竟名气不大,但当百姓听到那个瘦削、精悍的人竟是楚国知名游侠季布时,全场立刻沸腾了。对他们而言,楚国的王室接连败于秦国,以至于国破家亡,他们对那些权贵已经不怎么上心了。但季布不同,“一诺千金”的名号在楚国已经深入人心,何况季布还参加过西陵城大战,击败过秦国李信,这是最让他们自豪的事情。
陈婴是个聪明人,他很早就听说季布曾经跟随过项少龙,并辅佐项少龙的儿子项羽。而今他和范增在一起,而范增认识自己的时候曾说过要去咸阳找项羽,毫无疑问,他们一定是从项羽那来。如今陈胜起兵,想来各路英雄也早已不甘寂寞,想要起兵响应了。这范增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一定是项羽派来拉拢自己的。
陈婴好言劝慰百姓,答应做他们首领的同时提出一个条件,那就是今后无论自己的号令是什么,他们都一定要遵守。这些百姓见陈婴答应了他们的请求都是兴高采烈,随即也答应了陈婴的要求,然后逐渐散去。
陈婴把范增、季布让进自己家中,范增就把自己的来意说了。想起母亲曾对自己说的话,陈婴当即答应范增,一旦项羽起兵,他会立刻召集东阳城的部属,响应项羽。
范增和季布见事情进展的很顺利都很高兴,就在这个时候,他们接到消息,说城外的英布已经退兵三十里。
范增是什么人,那是有名的智囊。英布在城外连斩二将,范增和季布在远处高岗看得一清二楚。以得胜之师本该一鼓作气攻城才对,何以会兵退三十里呢?这里面一定有文章。
范增告诉陈婴,英布之所以这么做,一定是得到城内民变的消息,他担心逼得太急,城内军民会同仇敌忾,与他反而不利。而今他兵退三十里,城内军民定会打水、砍柴,准备日常生活物资,说不定他就会混进来,趁乱行刺与你。只要杀了你,东阳城群龙无首,他就会唾手可得。
陈婴点头,觉得范增之言甚是。于是他们摆下“引蛇出洞”之计,由季布在屋内袭击,陈婴在屋外策应。只是他们没想到,这英布武功确实了得,以季布的身手,竟然只能伤了他一点皮肉,而没有擒下他。陈婴武功逊于季布,虽然是偷袭,也没能一击而中。
这些情况英布哪里晓得,他前胸被划开一道血口,只觉疼痛异常,但身处危境之中也无暇细看。最主要的是,他不知道陈婴在此地埋伏下多少高手,倘若都如季布一般,就算自己肋生双翅,今晚恐怕也难以脱身。
还好,英布环顾四周,除了陈婴和屋中走出之人,四周再无旁人。他心中长出一口气,觉得对方虽然厉害,但自己尚有余力可以一搏。
蒲田在咸阳与项羽告别的时候曾说过他要回九江,也提及过英布这个人,但项羽哪能想到季布在东阳会遇到英布,因此并没有与季布说明。范增和季布在高岗看见英布很是骁勇,他们私下打听,才知道英布的名字,也知道这个人非常残忍、嗜杀。范增曾经听蒲田说起过英布这个人,但没想到其名声并不好,他也没告诉季布实情,所以季布今天才没有手下留情。
两相比较,当然是要攻其薄弱之处,因此英布毫不犹豫,直向陈婴扑来。
陈婴长剑寒光逼人,剑气缭绕,声势也很是惊人。但英布武功高他一筹,虽然手中无剑,但亦是游刃有余。
如果季布上前夹击,英布自然没有半分便宜,但季布在楚国名声极大,他因此也自恃身份,只是眼看着陈婴与英布交手,并没有行以多欺少之举。
十余招一过,陈婴的长剑渐渐施展不开,已经被英布反制。这还是英布手中没有武器,加上需要分心留意季布,否则连这些功夫都用不上。季布见陈婴落入下风,知道再不出手就来不及了,口中道一声,“陈婴你且退下,看我擒下此人。”说话之际,季布手中长剑如风,已经接连刺出几剑。
季布出手,场中情势自然不同,英布虽然还能支撑,但亦是手忙脚乱。就在此时,一名家人手执一盏灯笼急匆匆跑来,对着陈婴高喊,“大人,不好了,城外那些盗贼开始攻城了。”
陈婴和季布都吃了一惊,想不到这英布布置还很周密,竟然安排人这时候攻城,想来他计划一旦得手,就要直接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