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做事很是勤勉,加上又有曹参、周勃二人从旁协助,几日功夫整座沛县就被管理的井井有条,市井繁华更胜往昔。
萧何这一边忙得不可开交,那一边刘邦可过足了瘾,他回家见到老婆吕雉,免不了夫妻情长一番。刘邦见自己逃亡的这段日子家里依然如往日一样,儿子和女儿又长高一块,知道吕雉一人忙里忙外很是辛苦,对夫人吕雉很是感激。
随后几天,刘邦与樊哙、灌婴、任敖、卢绾、周家兄弟以及夏侯婴等又厮混在一处。好多天没见了,彼此也甚是想念,几人天天酩酊大醉。夏侯婴也问过刘邦,说你刚刚攻打下沛县,为何不去治理一番,非要与我们厮混在一起。刘邦大笑,说假若我要你去治理,你觉得你能做得比萧何要好吗?夏侯婴连连摇头,说别说我了,他一指醉倒座上的这几个人,就算把我们加起来也赶不上萧何。刘邦点头,说这就是嘛,既然我们干的没有萧何好,那干嘛不让他干呢。
不过刘邦也不是整天喝酒,在萧何治理沛县期间,他也做了几件事。一是主动登门拜访王陵与雍齿,相谢他们当日在城上协助自己之恩。王陵很客气,说如今天下即将大乱,沛县有刘邦回来镇守可保一方平安,总比那县守强。雍齿对刘邦不怎么感冒,不过人家既然主动来了,也不好拒之门外,还是迎进来叙谈了一番。
第二件事就是招募逃散的秦军士兵。刘邦知道他们很有战斗力,城破后将他们重新招募回来,好言安慰后将他们划归到樊哙的手下。秦军士兵的战斗力可不是那些乡民可比,樊哙见刘邦如此重视自己很是高兴。当然了,沛县城下刘邦对樊哙连抽带骂的事自然也就过去了。
第三件事就是重新招募士卒。刘邦知道,自己手下的这些人都是沛县乡中子弟,若不趁热打铁招募士卒,时日一久他们留恋家乡,念及亲人,就再也不会从军了。
忙过几日后,沛县又恢复了往日的模样,萧何与曹参商议一下,就在县衙召集沛县宗族父老共商大计。大家也都清楚,萧何的用意无非是沛县现在群龙无首,县守和县尉都死了,应该选个头出来,好决定今后的方向。
乡中子弟当然都愿意推选刘邦,但那些年长的宗族长老却不这么想,他们觉得刘邦为人轻浮,不是合适的人选,倒是王陵素有长者风范,平日里又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如果推举他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王陵一听连连摆手,说我有何德能担此重任呢,当今豪强并举,我沛县面临生死关头,正是英雄用武之时,刘邦深得民心,沛县又是他取下的,他才是最合适的人选,你们还是选他吧。
刘邦一听也是连声推辞,说现今天下纷扰,诸侯并起,沛县首领一定要选择全县最有声望之人。我无德无能,平日里放荡不羁,实非最佳人选。
有声望的王陵说自己不行,有战功的刘邦也说自己不行,这些宗族长老相互看了看,一时间到没了主意。眼见场面要冷场,有个人提议,说既然王陵和刘邦都不愿意干,莫不如推举萧何吧。这人说完还举了几个实例,说萧何平日里就秉公执法,在县中很有威望;这几天沛县群龙无首,还是萧何挺身而出,现在治理的也挺好呀。众人一听都觉得有理,一致附和说萧何也很合适。
萧何一听此言非但没有惊喜,相反却是吃惊不小,连声说自己不行。他倒不是假意推脱,而是有他自己的想法。萧何将局势看得很明白,论声望与财力,自己远远不如王陵;论战功及让手下卖命,自己也比不上刘邦,到时自己要兵没兵,要钱没钱,这县守还当个什么劲呀。另一方面,看情形天下势必大乱,自己当这个头就成了众矢之的,再想下来可就难了,说不定有丧家身亡之祸,自己就是沛县一小吏,干嘛冒那么大的风险。有了这样的想法,萧何对众人讲,如果你们推举我误己事小,倘若误了全城父老,大家都有性命之危,那我就百死莫赎了,还是快快另选贤能以图大事,最主要的是能抵抗外敌。
萧何这番话用意很明显,选谁谁就得领兵对付外面的敌人。这下子大家就明白了,纷纷改口再次提议刘邦,潜台词就是要上你先上,要死你先死,谁让你手下有兵有将呢。
刘邦也不傻,还是再三推让,即便到后来王陵和萧何加入到劝说的队伍当中也不行。到最后王陵发话,说只要刘邦领沛县县守之责,王陵绝不会眼看沛县百姓遭难,他愿拿出一半家财给刘邦,助其招兵买马,积草屯粮。雍齿与王陵交好,见王陵这样讲了,当即表示自己也愿意跟随,向王陵一样。这雍齿也是沛县有名的富户,他这一开口就代表后续的军资有了保障,刘邦可有点动心了。
萧何看出来了,他眼珠一转想出一计,当即站起身对众人道:“这样吧,大家既然都是为我沛县百姓着想,萧何有一个提议,那就是看天意如何安排。”
大家一时间没明白,都看着萧何。萧何接着道:“大家方才的话我都听到了,现在不外乎王陵、刘邦与我是最有声望之人,现在我们推举一人,让他把我们三人的名字写下,谨告天地后轮流拈阄,抽中自己的就是沛县之主,这是天意不得推辞。”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