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平、章豨、司马欣、董翳,这四个人各带了五万秦军,借着熟悉地形的优势,绕过周文扎营的所在,悄悄地在华山密林中埋伏起来。
章平、章豨对自己哥哥的良谋是深信不疑,但司马欣和董翳却是半信半疑。点兵的时候他们已经听说了,驻扎在戏水的周文部下有几十万,就算是采取偷袭的战术,章邯带领的十万人能够撼动那几十万兵马吗。一旦偷袭失败,他们就算是想赶回去救援也来不及了,这一战可真称得上是生死之战。
章平、章豨到了章邯指定的埋伏地点,按照计划是倒头就睡,就等着养足精神在天明与周文决战了。司马欣和董翳却睡不着,他们四下查看,又找来当地人一问,这才知道,他们埋伏的地点相当有名,就是发生过许多次重大事件的华阴道。
之所以叫华阴道,是因为这条道在华山的一个山坳里面,这里林深山险,十分背阴,平日里就算晴日,阳光也很难照射到这里,故名华阴道。
魏国信陵君在这里击败过蒙骜,赵国名将庞谖在这里设伏,乱箭攒死了蒙骜,最近的大事就是江神献壁,预言祖龙死。司马欣和董翳望望身后直插云霄的陡峭山峰,就觉脊背阵阵发凉,不由自主地缩了一下脖子。
二人茶饭不思,在这焦急地等待了一夜,终于得到情报,说大将军章邯在戏水夜袭敌军大营,已经将贼兵击溃。司马欣和董翳详细打听章邯采取的是什么战术,得到的回答让二人大吃一惊,哨探说根本没有什么战术,就是从大营辕门直接杀入,十万精兵一字排开,开始杀人。要说有什么不同,就是大将军有令,全军不准发出任何声响。
二人相互看了看,心中都是一个想法,章邯果然高明,看似没有战术的战术,其实就是最高的战术。道家老子曾经说过,“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高明的兵家都是根据敌人的实际情况随时做战术上的调整。这些秦军以前根本没有受过训练,这十天的突击训练只是让他们掌握杀敌的本领,至于阵法的转换与演变,临敌时是侧翼攻击还是中央突进他们也根本不懂。在他们的心中就是一个信念,将敌人杀光就可以回家,这个时候你还跟他们讲什么大道理呀,就是发给他们刀枪,让他们去杀人,去完成最原始的使命。
司马欣和董翳尽管没睡,但却是精神亢奋,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主将已经找到了克敌制胜的秘诀。果然,周文如章邯预想的那样开始收拢残兵败将,想做困兽犹斗,以免错过这难得的机会。
按照章邯的部署,敌军败退几十里后天色应该微明,他们肯定不甘心这样草草的失败,定然想卷土重来,由此必定埋锅造饭,你们就以炊烟为号,四下杀出。切记,出击时以斩杀敌人为主,不要过于贪功,想要一战生擒对方主将,以免逼得太急反生事端。
这四人早已经看见敌军的行动,此刻对章邯已经佩服的是五体投地,看见炊烟升起,带着各自的五万人马,从四面八方围杀过来。
周文大败,他的部下一是人困马乏,即便想战也已经无力再战;二来他的部下此时战斗意志已经衰竭,谁会跟不要命的人一起决斗呀。他死了没关系,反正也没有出路了,我不行呀,大不了回家继续种地。
还好,跟随周文的还有一些农家弟子,这些人的信念倒是很坚定,舍命杀出一条血路,护送着周文逃出生天。周文回头一望,大部分亲信部下已经丧生在剑林戟阵当中,他也不忍再看,拼了命的逃出函谷关。
函谷关得而复失也没什么,大不了重头再来,毕竟自己曾经辉煌过,也胜利过。问题是现在去哪呀,当初是绕道荥阳过来的,往回跑那就是荥阳了,三川郡的李由得知自己绕过去打他的老家,现在又回来了,还不得把我堵住呀。荥阳既然不能去,那就只能选别的地方了。去哪呢,此时他的部下给周文出主意,说既然陈县方向咱们不回去了,那不如退往赵地,听说吕臣将军在赵地势如破竹,几乎把赵地全境给攻克了,咱们和他合兵一处,还能与秦军决战。
周文一想这到是个好主意,他点头同意,领着残兵败将向赵地退却。一路之上,周文越想越生气,这两阵败得实在是窝囊,自己根本没有还手的机会,秦军就算勇猛,自己几十万人呢,也不至于被打的不能还手呀。他派出哨探打听,得到的情报让他更生气,原来大秦真的没有兵了,那些突然冒出来的秦军其实就是骊山给秦始皇修墓的刑徒、工匠和民伕。
周文想明白了,为什么秦军要趁夜偷袭,为什么秦军要在密林深处埋伏,原来他们根本就不是什么正规军,完全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一支部队。
周文原打算自己退往赵地的同时也通知武关的宋留和淮阳的吴广,让他们也做战略上的撤退,好收缩兵力与秦军再战。现在他一想既然秦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我何不找机会一雪前耻,反过来将他们击溃呢。正是有了这样的想法,周文就没有派人通知宋留和吴广,而是带兵在函谷关的东北,即曹阳这个地方稳住阵脚,想要与秦军再战一场。
周文以为自己的部下久经战阵,却忘了他的部下与对面的秦军一样,以前都是穷苦的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