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旗开得胜,一举击溃胡陵来犯之敌,且受降士卒几百人,内心很是狂喜。&29378;&20154;&23567;&35828;&65306;&109;&46;&120;&105;&97;&111;&115;&104;&117;&111;&46;&107;&114;这不单单是一场胜利,主要的是巩固了自己的位置,同时让沛县父老相信,跟着自己会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刘邦想要得胜回城,不想被曹参给拦住了。曹参告诉刘邦,现在还不能回去,如今有一个天大的机会摆在你面前,一定要把握住。
刘邦不解,看着曹参。曹参手指那些降卒对刘邦讲,说我方才已经问过这些士卒了,他们告诉我,说现在的胡陵只有几百守军,守御力量完全不值一提,我们应该趁此机会继续进军,一举拿下胡陵,这样就可以巩固沛县的周围,同时形成战略纵深,倘若日后有变,单纯依靠沛县一座孤城,恐怕很难与敌军周旋。
刘邦大喜,觉得曹参很有战略眼光,只是他担心泗水一路敌军还未撤军,如果自己转向胡陵,倘若敌军追来,腹背受敌怎么办。
曹参对刘邦讲,说这个问题自己已经考虑过了,我们现在一战击溃胡陵之敌,相信泗水的秦军还不知道,莫不如调转马头迎向敌军,趁其不备发动进攻,可以再次获胜,待扫清外围,就可兵取胡陵。
刘邦有点担心,他对曹参讲,说泗水郡守监平你是认识的,这个人有些本领,手下兵马也比较多,我们这三千人够用吗。
曹参笑了,说沛公你多虑了,我们现在不是三千人了,这不是还有几百名降卒吗,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身份进行偷袭,相信监平定然看不出来。
刘邦这个人论军事能力很是一般,不过他有个好处,就是充分相信自己手下这般兄弟。他也明白,若没有了这些人的支持,自己这个沛公的位置怕是也坐不安稳,现在曹参既然觉得有把握,自己又任命人家为主将,干嘛还要阻拦呢,因此他点点头,告诉曹参你觉得行就行,一切凭你做主。
曹参得到刘邦的授命大喜,当即找来周勃,让他带领这几百降卒到泗水郡监平那里去诈降做内应,就说是胡陵败退下来的兵马,等到两军交锋时率先从里面向外冲杀。曹参之所以让周勃去做这件事,是因为他知道周勃这个人老成持重,遇事沉稳,有喜怒不形于色的气度,做这件事最合适。
周勃领命,带着几百降卒出发了。曹参又安排周氏兄弟引五百人做奇兵,远远兜个圈子,从后路包抄。其后曹参和刘邦、夏侯婴、灌婴领中军,让樊哙、雍齿为左翼,卢绾、任敖为右翼,听他的号令一起冲锋。一切安排妥当,众人又等了一段时间,觉得周勃差不多已经到了监平那里,这才领兵马迎向监平。
监平是泗水郡的郡守,论官级,别说刘邦一个亭长,就是萧何、曹参等县衙小吏也要听从监平管理。对刘邦、萧何等人监平是认识的,昔日嬴政为了打捞沉入泗水河的豫州之鼎,曾经在泗水郡停留过,监平作为当地的封疆大吏,曾经率领郡内官员觐见过嬴政,因此对自己属下的每一名官吏都有印象。
刘邦起兵反秦,在沛县自立为沛公,这件事监平是知道的。之所以没有发兵剿灭刘邦,实在是因为刘邦实力不容小觑的缘故。刘邦起兵不像陈胜那样手无寸铁,身无分文,可以用无立锥之地来形容。刘邦不同,一是沛县在泗水郡是个大县,地域比较广阔;二是刘邦兵马钱粮不缺。沛县有三个大户,各个家财万贯,一个就是刘邦的岳丈吕公,另外两个就是王陵和雍齿。在刘邦自立为沛公的就职典礼上,王陵和雍齿明确表态,支持刘邦创基立业,二人说到做到,拿出不少钱财资助刘邦招兵买马。至于吕公就更不用提了,女婿成了反贼,自己当然也跟着成了反贼,事败必亡,左右都是死,莫不如资助女婿反秦,日后说不定还有一个锦绣前程。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监平听说刘邦手下有一伙亡命之徒,向樊哙、卢绾、任敖都是杀人不眨眼的狠角色,周氏兄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混社会的小青年,做事不计后果,完全不顾危险,而夏侯婴、灌婴、周勃等人看起来有个正当职业,实则暗地里也作着见不得人的勾当,至于曹参和萧何,看起来是朝廷官员,其实就是个刀笔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正是他们的特长。这些人聚在一块,里外都是理,左右可逢源,上下能其手,翻脸不认人,属于嘴上说笑,背后拔刀的主,因此监平对刘邦颇有一些顾忌。
正是有了这一层顾虑,监平才会想到与胡陵兵马合兵一处的计划,万没想到,胡陵主将贪功冒进,竟已经被刘邦给打败了。
监平带领兵马正往前行,迎面就看到一支队伍打着秦军的旗号向自己而来。监平不明敌友,当然不敢怠慢,手一招,背后兵马立刻停止前进,一排排盾牌手夹杂着长枪手构建出一个防御的阵型。再后的长戈手严阵以待,弓弩手则箭搭弦上,百余名骑兵队伍则护住了阵型的两翼。
周勃老远就看见了监平的军阵,心里暗暗佩服,还未等他上前呢,一支羽箭已经飞过来,插进他面前的泥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