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郡大部分都是刘邦的地盘,因此刘邦的行军速度还是很快的,几乎是横穿砀郡,由砀郡东部到西部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很快就接近了外黄。&29378;&47;&20154;&47;&23567;&47;&35828;&47;&32593;&119;&119;&119;&47;&120;&105;&97;&111;&115;&104;&117;&111;&47;&107;&114;
在横穿砀郡的日子里,刘邦做了一件非常得军心的事,那就是陆续让跟随他的沛县子弟回家看看。刘邦心里很清楚,一旦踏上西征的路途,自己的这些士卒恐怕就很难再有回家的机会了,所以让他们最后看一眼家乡的样子,跟家里的人见见面,叙叙旧,对这些士卒而言就是最好的安慰了。当然,刘邦这么做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他自己也需要回家看看。
回到家乡的刘邦并没有再次招募士卒,从沛县起兵也有很长时间了,兜兜转转的经过这么多次战役,回头一看还在原地打转,刘邦也觉得有些郁闷,所以他没有募兵,而仅仅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他见了雍齿,尽管心里恨死他,但表面上刘邦还是很客气,并亲口说理解雍齿当初的决定,毕竟他也是为了丰邑百姓的着想,所以原谅他的过错。很明显,刘邦这么做是给了吕泽和王陵的面子,毕竟雍齿是他们联名保下来的,这也算是对吕氏集团一个交代,一种态度。
包括刘邦夫人吕雉在内的吕氏集团算是松了一口气,雍齿也明白刘邦这么做是在拉拢人心,他也很懂事,他自己剩余的一半家产给了刘邦,充作军资,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决心。第二件事就是刘邦重新调整了留守的人事安排,让吕泽和他手下的将领随军出征,让萧何、曹无伤也跟他一起,同时让卢绾留了下来,与在家的周昌、周苛兄弟,以及老大哥王陵和自己的老婆婆吕雉一同负责配线以及周边地盘的统治。
吕泽是吕氏集团的代表人物,曹无伤是曹氏集团的代表人物,刘邦将二人都带在身边出征,很明显是不想自己走后两大集团有内讧的机会,但夫人吕雉留了下来,她曾与王陵联名上书保护雍齿,可见其关系密切,所以刘邦表面上是平息了沛县内部的不稳定,实则是抬高了吕氏集团的地位,打压了曹氏集团的实力。
刘邦这么做有他自己的考虑,他的长子刘肥此时已经长大成人,而刘肥的母亲就是曹氏女子,如果曹氏集团势力大,很容易与自己的儿子站在一起,形成一股潜在的力量。吕雉也给自己生了儿子,就是刘盈,只不过现在还小,所以刘邦这么安排还是在搞平衡。
将家里事安排好,刘邦带着萧何、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灌婴、吕泽、曹无伤、任敖等来自沛县的亲信将领,以及后面投靠自己的傅宽、陈武等人踏上了西征的路。
解决了后顾之忧,刘邦心情很顺畅,他首战告捷,很顺利地就将外黄取下,算是为西征开了一个好头。过了外黄就是陈留,这一日刘邦大军抵达陈留郊外的高阳,按照惯例,刘邦让最后一批部下回家看看,万没想到,就是这样的一个寻常举动,竟为刘邦带来了意外收获,对他日后成事有帮助的第二个人出场了。
刘邦手下有个中军官就是陈留高阳人,他也遵照刘邦的命令返回家中探望,只不过除了探望家人之外,刘邦还给了他一个任务,就是在附近查访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隐士高人散落在此处。刘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呢,其实还是与张耳有关。张耳在魏国都城大梁自比信陵君,并且效仿信陵君招揽宾客,其做法在魏国灭亡后就引起了秦国的注意。很简单,当初信陵君魏无忌曾经窃符救赵,带着他的宾客大败秦军。若没有信陵君的插手,秦国说不定早就攻下邯郸,灭了赵国,而今有个人在魏国亡后居然敢喊出自比信陵君的口号,你想干什么,想光复魏国造反吗?于是秦国就下令捉拿张耳。
张耳一看势头不对就跑了,流亡的地点就在外黄。他在这里娶了一位富家女,在老婆的资助下再次招揽宾客,只不过这次是在地下秘密进行的,以免引起秦人的注意。张耳一来本身有能力,二来身家阔绰,不久就担任了外黄的县守,有了身份的遮掩,张耳行事就更加方便。刘邦到大梁想投靠信陵君,结果信陵君已亡,刘邦结识了张耳,后来听说张耳到了外黄,他曾经到过外黄,跟张耳相处数月之久。今天刘邦取下外黄就想起了张耳,他觉得张耳既然曾经在外黄大肆招览宾客,说不定在张耳投奔陈胜的时候会有一些人遗留在这里,这些人也都是一些有本事的人,如果能遇到把他们招揽过来,对自己也有好处。刘邦一方面在外皇城中查访,一方面派人在外黄周边打听,刚好他的中军官回家探亲,刘邦就顺嘴提了一句。
中军官回到家中见到亲人很高兴,他的一些亲戚听说他回来了也都赶到他家中探望,大家聚在一起相互了解彼此的际遇。过程中这名中军官就想起刘邦的嘱咐了,于是问他的族人,说大家有没有听说咱们高阳附近有什么贤士没有呀。
中军官这一问,大家相互看看就议论开了,其中一个族人就问,说什么样的人算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