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不断的西进对关中的威胁越来越大,秦二世皇帝胡亥当然希望通过派使臣责让的方式催促章邯尽快与项羽决战,然后好回师荥阳一线解关中之危,但他哪里知道,章邯此时已经进退不得,皇帝的逼迫以及赵高的猜忌反而让章邯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秦军的主要头脑人物就是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三人,其中司马欣还有项梁有旧,他的好朋友曹咎现在也在项羽帐下为将。通过司马欣咸阳一行的遭遇,加上陈余那封厉害无比的劝降信,三人中已经有两人明确表示可以考虑与项羽和谈,这样的意见章邯当然要重视,所以他内心也开始动摇。
经过慎重考虑,章邯决定绕过陈余,直接派人与项羽接触,其目的就是想了解项羽到底作何想法,对自己的将来有何考虑。换句话说,你能给我什么样的条件。还是那句话,背不背叛其实取决于筹码够不够大。
谁合适做这件事呢,毫无疑问还是司马欣,谁让你与项家有旧呢,或者说你当年对项家有恩呢。有这样的交情在,你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无论成与不成,你至少能体面的回来。临行前,章邯对司马欣交了底,也就是说所谓的谈判的底线,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一是我有精兵二十万,合谈后这些兵马的归属问题;二是陈余信里所说是不是真的,我如果倒戈相向,到了关中后能不能封王;三是双方是对等的立场,我与你之间只能是合谈,而不是投降。这三点谈不拢,我宁愿与你拼死一战,打不了双方两败俱伤。
很明显,章邯是在以手中二十余万大军为筹码,通过谈判中来为自己今后谋取更好的地位以及势力范围。
司马欣一一答应,然后派人秘密与项羽联络。派谁呢,此时的司马欣已经心知肚明,人选就是那六名在羊肠坂道被韩信带走的自己的亲随。现在的司马欣已经想通了,羊肠坂道以及随后咸阳龙且、季布高调现身救自己的事,其实早就是项羽谋划好的。不过没办法,当时的条件下若没有龙且和季布,自己也确实没有机会能逃回来,事已至此,自己也只能硬着头皮一直往前了。
他的六名随从出去没多久就传来消息,说已经联系到楚军,他们表示欢迎将军您到楚军中会谈。司马欣苦笑,看来项羽他们早已经准备好了,就知道我一定会去。
项羽确实准备好了,他不是不想趁胜追击,一举灭掉章邯所部,从而让巨鹿之战取得最完美的结局。但事实是,他的实力不够,让他做不到这一点。巨鹿城下三日之内九次血战,楚军虽然挡住了章邯所部对王离军团的救援,但本身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等到巨鹿会议召开,确定了项羽成为诸侯联军总指挥的地位后,项羽就马不停蹄南下,展开追击章邯的行动。
项羽之所以如此着急是有他想法的,于公来说,王离军团失败的结局当时已经注定,自己没必要再纠缠其中,如果让诸侯联军来完成这最后的任务,反而能更好的巩固联军内部的团结。秦军两大军团,王离虽然失败,但章邯实力犹存,他的存在始终是对反秦势力最大的威胁,如果不趁这个好时机一举将其拿下,等到他翻过身来,或许付出的代价更大。于私来说,章邯是项羽的仇人,自己的伯父项梁就是死在章邯的手上,这个仇怎能不报。离开乌家堡时项羽还是个少年,经历过邯郸血战,西陵城大败秦军等事情后,父亲项少龙就返回乌家堡了,其后平定闽越,咸阳救儒生等事情都是项梁在默默地支持他。可以这样讲,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后,在项羽心中,确实已经把项梁当成自己的亲人。江东起兵后,虽然在重大关头父亲项少龙都会派人来指点自己,但具体事情上项梁还是给了项羽莫大的帮助,在生与死的考量,血与火的战斗中,二人的感情更加的亲密。而今自己不断的成长,现在已经成为诸侯联军的统帅,但项梁却已经成为黄土一堆,这个心结项羽一直都耿耿于怀,所以他才要乘势而进,争取荡平章邯军团。
只是经过几次小规模的交战后,项羽发现章邯所部是在故意引诱自己靠近漳南,这引起了他的警觉,毕竟向章邯这样的对手不是轻易能够对付的。项羽虽然想为伯父报仇,但他更知道大局的重要,因此他没有轻举妄动,而是仔细观察了棘原这一带的地形,暗自吸口冷气的同时,内心也很佩服章邯,不愧是一代名将,居然能做出如此巧妙的防御,确实了不起。
事实很明显,如果强攻硬突,一败涂地的不是章邯,反而是自己。如何才能彻底击败章邯呢,项羽开始与众人商议。在与章邯对峙的时间里,项羽设想过很多进攻方案,但都不是很满意。此事发生了两件事提醒了项羽,促使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解决掉章邯,然后兵进关中。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