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耳想的挺好,如今河南地尽归自己所有,申阳又把荥阳给取了过来,这是对秦作战以来从来没有过的大好形势,只要自己跨过洛阳这道关口,就可以遥望函谷关了。
如今的让张耳意气风发,除了兵马众多还抢了不少棘原的军粮,最关键的是,他现在已经是诸侯中实力最强的一位,在他的心中,未来的反秦大业理应由他来完成,是他张耳而不是项羽,统帅着诸侯联军进军函谷关。
张耳想的很好,只是现实却让他大失所望,洛阳城就像是一堵巨大的墙,让张耳碰的头破血流。
洛阳的守将是赵贲。刘邦离开洛阳,转道南阳郡赵贲是知道的,只不过赵贲并没有追击,不是不想,是形势不允许他追击。这个形式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自己本身实力不够。赵贲想得很清楚,以刘邦的个性,一定会派精兵猛将断后,防止自己追击。因为自己与刘邦作战接连落败,除了士卒伤亡之外,军心也比较涣散,士气也比较低落,赵贲觉得自己没有把握取胜,既然如此,追击也没有什么意义。其二是赵贲此时也听说了章邯在殷墟与项羽会盟的消息,尽管事情的真假还难以确定,但是赵贲还是吃惊不小。他知道一旦章邯解甲倒戈,诸侯联军很快就会兵出河北,向西进军。如今河内地、河南地都丢了,一旦诸侯联军开始行动,推进速度会很快,那么自己把守的洛阳就是函谷关前最后一道屏障,赵贲哪敢轻易离开。其三就是赵贲想过,南阳郡的秦军实力还是很强的,何况刘邦最终的目标武关是个天险之地,又有重兵把守,赵贲也相信他们可以凭险固守,将刘邦挡在关外。有了这三点考虑,赵贲并没有追击刘邦,而是进一步加固城防,同时收留荥阳一线的散兵游勇,以此增加自己的实力。
赵贲想的没错,张耳门客申阳在取得河南地后并没有停下脚步。申阳知道张耳的野心,因此他在河南地稍作休整,然后就继续带兵西进。由于之前刘邦曾经在曲遇一线击败过杨熊,因此这里的防御已经形同虚设,说兵不血刃过于夸张,但说势如破竹,高歌猛进形容申阳还是可以接受的。没用多长时间,申阳就推进到颍川郡,接着他再接再厉,竟然把荥阳给取过来了。
荥阳是什么地方,那是三川郡守李由的驻地,也是一个险要之处,当初吴广统大军三十万都没有取下来的地方。回过头来看,我们现在可以知道,嬴政将大秦的防线前推得多么远,他让李由驻守荥阳,就可以震慑颍川郡、河南地、河内地、邯郸郡、砀郡以及东郡。即便有人造反,荥阳危急,后面还有洛阳作为第二道屏障,就可以为咸阳赢得宝贵的时间来调兵平叛。李由时代的荥阳,可以将吴广拒之门外,而不过几年的光景,就连申阳这等能力的人,都可以视荥阳如无物而轻易攻取,这充分说明大秦的覆灭不是诸侯之罪,而是内乱之祸。
申阳了解张耳的心意,因此他率先出兵,希望可以为张耳打通西进的通道。哨探将消息报给赵贲,赵贲大怒。他本是王离的部将,在军中的地位也仅次于苏角与涉间,可以说是王离手下的大将了。王离军团巨鹿战败,主将王离失踪,副将苏角战死,涉间自焚,赵贲每想到此都对诸侯联军异常痛恨,现在听说赵将申阳领兵来取洛阳,当即带兵出城列队迎敌。
纵观赵贲的作战表现,我们发现无论是与刘邦还是与申阳,赵贲最开始都是选择的野战,这固然说明赵贲本身很英勇,同时也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关。赵贲出身长城军团,那是在北疆防御匈奴的地方,要想战胜匈奴单凭防守是不行的,需要疆场之上一刀一枪真正砍杀敌人才难获胜。多年的血战让赵贲也习惯了如此作战的方式,无论是谁,先与他较量一番,然后再视结果定后面的策略。
赵贲作战如此,其实项羽作战也是如此,因为他从小生长在乌家堡,由于地处塞外,乌家弟子经常与匈奴、东胡发生冲突,他耳濡目染之下也习惯了直来直去的疆场杀戮,对那些设伏一类的东西反而不大喜欢。
申阳一路顺风顺水,他觉得自己到了洛阳就算秦军不能被自己吓得开城投降,至少也应该是闭门不出。申阳万没想到,赵贲早已经在城下列好队,准备用敌军的鲜血染红自己的大纛旗。
申阳刚到洛阳城下,秦军隆隆的战鼓声就响了起来,跟着一阵密集的箭雨直射敌阵。秦军的编制共分八级,分别是伍、什、屯、将、大屯、大将、曲、部,赵贲统帅军队不多,也就两三万人,因此编制只能到将这一级别。尽管如此,秦军完备的作战体系赵贲还是具备的。秦军攻击时先是弩箭,弓弩手一共有三排,一边行进一边发射弩箭,交替进行,以确保不留间隙,防止敌人反攻,其后就是长矛手、长戟手和长戈手,然后是骑兵冲锋。这还是边疆作战的秦军,至于中原作战的秦军还有什么排弩、战车、巨盾等等,反正三板斧下来,基本上也就看不到人了。
赵贲限于自己的实力做不到上述这些,何况他仅是长城军团中的一个副将,作战时主要起配合作用,因此有些东西他是不具备的。不过由于王离对他的信任,经常让他单独领兵作战,因此他麾下这两万兵马大都是骑兵,所以赵贲擅长突击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