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还没亮,杨思明就早早的起床了。他首先去了师兄的房间,见清风熟睡正香,便叫道:“清风师兄,起床了!”
李清风睁开惺忪的眼睛,看了看四周,见天还很黑,便说道:“我在倒一会儿,你先走吧。我能追上你的。”把身子一翻,又睡着了。
杨思明简单地吃了一些东西,换上一身棉衣服,戴上一顶棉帽子,把绳索、木桶、水袋等物,统统装到一个布袋里,背负在身上,向门外走去。
谷里温暖如春,一出谷口,却是朔风刮面,雪箭刺肤。
白茫茫的雪悄无声息的掩盖了大地,一轮圆月挂在漆黑的夜空,周围嵌着许多晶莹的星星,在皑皑大地撒下银色的光辉。
杨思明奔走在洁净的白雪上,伴随他的,只有一个黑色的阴影在脚下快速地闪动。
大约走有半个时辰,天渐渐地亮了,抬头望去,一条河流拦住了去路。
河面上乌云横锁,晨星寥落,乳白色的朝雾弥漫在河滩上,阵阵的冷风侵寒入骨。河面很宽,几乎都被坚冰封死,白雾之中只有雪白一片。
杨思明试探着向河面的深处走去,感觉冰层很厚,这才加快了脚步。向前走了五六丈,忽然听到哗哗的流水声,脚下的冰层也越来越薄,不时地发出“喀嚓喀嚓”的响声。
雾气很重,看不到太远,杨思明立刻停止了脚步,蹲在地上向前看了看。在前面五尺左右远的地方果然冰面出现一个断层,大约有三四尺宽。
杨思明向前挪动了几步,感觉冰层越来越薄,他不敢再走了。倘若掉下去,不被淹死也得被冻死。
杨思明向后退了几步,沿着河面向上游走了过去,走出很远,也没有见到完全封死的地方。他值得返回岸边,砍了两棵小树,拖拽到河的中间,在断裂的冰层上搭上了浮桥,再从两根树干上,小心翼翼的爬了过去。
朝雾尽散,乌云开处,一轮红日从山巅跳出,白白的雪地光耀刺眼,杨思明眯着眼睛继续向前走。
有走了半个多时辰,一座雪山拦住了去路。
大山耸天入云,下面尽是巉岩危壁,上面却是冰川雪岭,风嘶云涌,大大小小的雪崩不一会儿就是一次,可说是危险至极,莫说人兽难以攀上此巅,就是雄鹰也只能望顶而叹。
杨思明见大山连绵百里,无路可寻,他既不歇息,也不择路,一口气连蹬五座山崖,眨眼间就到了山的半腰。
杨思明在一块岩石上停了下来,仰头向上看了看,见上面尽是冰川峭壁,山风怒吼,硕大大的冰凌在凸起的悬崖垂挂着,长短不齐,状似鬼牙,不看便罢,一看不免望而生畏。
此时在山下的那种霸气早已经荡然无存,相反竟然变得谨小慎微了起来,自思道:山上雪崩频发,要从正面攀登,不但危险重重,弄不好还会魂断山腰。
于是杨思明改变了上山的途径,沿着山坡一直向南盘山而去。大约走了四里,这才转到南坡的一座矮山头上。
南侧阳光普照,积雪相对较少一些,可依然是那么陡峭,遥遥向上一望,仍像坐山观云似的难见山顶。
越往上攀爬,越是寒冷,气候也十分的恶劣,云到雪落,罡风酋劲,抛起的冰晶雪屑蒙人耳目,裂人脸庞。
更致命的是山上空气稀薄,呼吸十分困难,每向上攀爬几步,都坐在地上歇息一会儿。他再次抬头向上看了看,只见山顶处云雾翻腾,迷茫一片。
突然一道日光如同撕破云雾的闪电,迷茫的顶峰染上了光明,转瞬之际,景色巨变,山顶飘来浓云缕缕,像帘幕一样徐徐地落下,刚刚露脸的顶峰又在云雾中隐藏了起来。
虽然短暂,杨思明似乎看到了希望,信心倍增,精神也为之一振,在陡峭的雪山上,向上紧走几步,没攀上一丈远,再也走不动了。气喘吁吁,不得不再次停了下来。
眼前就是一座山崖,巉岩凸显,上凸下凹,足有两张多高,状似骷髅,很是狰狞。
山崖的下面,长有几株很矮的山榆树,随着凛冽的山风,摇晃着身子,发出尖刻刺耳的呼啸。
杨思明拨开树枝,探头向里看了看。不禁欣喜如狂,崖下竟是一个宽敞的大洞,洞眉上刻着三个大字“圣水洞。”这字并不是刀笔相刻,而是隐隐凸起,当真匪夷所思。
杨思明万万也没想到圣水洞就在山上,无意中碰到,可说是天缘凑巧,使他兴奋不已。高兴之余,他把头一低,从两株矮树的中间穿过,朝洞中走去。
洞中一片漆黑,潮湿甚重,鼻息之间尽是青苔的气味。杨思明解下包裹,取出火折子,将三昧真火点燃。
杨思明手持着火炬,侧着身子朝里走。洞中空气稀薄,倘若是寻常火炬早就熄灭,但那三昧真火却甚是奇怪,反到是越烧越亮。
洞壁青苔遍布,极为湿滑。脚下尽是碎石,每踩一步便咯吱咯吱直响。
杨思明虽然饱经历练,胆量过人,但毕竟还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对这神秘的山洞颇为害怕,虽然有火炬在手,却常常杯弓蛇影,发出尖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