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第九任王太戊免不了撒手归西,
即便中宗再贤能无比,
他也不能战胜贪婪的私欲,
更不会把天下的权利,
还给哥哥小甲甚至是伯父沃丁的后裔,
这就至少引起两支商汤后人的非议。
尽管仲丁得到了父亲传下来的社稷,
但他作为第十任商王却没什么功绩,
反而《史记》上说从他开始统计,
九世内乱不曾停息,
很有可能就是仲丁周围的堂兄弟,
总是惦记着王位的问题,
仲丁最后实在是混不下去,
只好选择把原来的王宫放弃,
各位长辈亲戚,
惹不起咱躲开可不可以?
商朝由仲丁开始了第一次搬家迁徙,
仲丁的事业由弟弟外壬继续,
外壬死后的王位还是由兄弟承袭,
河亶甲掌握了王权的工具,
而在他做第十二任君王的统治时期,
又遇到了那个顽疾,
他打算传位给儿子祖乙,
自然要对各位侄子有所躲避,
因此河亶甲选择了第二次迁移,
可让他这么折腾一气,
商朝再一次面临了危机,
好在祖乙有足够的能力,
才让江山暂停了疲敝,
但祖乙当好天子也有一个前提,
还是要躲开族人的逼宫和排挤,
而且祖乙一共搬了两次家底,
才让他的儿子祖辛顺利登基,
可见从爷爷到孙子这样的传递,
竟然要靠几次搬家才有戏!
祖辛之后的几次接班大剧,
在历史上显得非常有趣,
先是他传位给弟弟同舟共济,
而第十五任商王沃甲很重情意,
临终向哥哥交还了商王印玺,
祖辛的儿子祖丁跟叔叔完成了交替,
祖丁又让堂弟接替自己,
王位与沃甲的儿子南庚零距离,
南庚位列商王世系第十七,
南庚之后殷商由祖丁的后代获取,
他的堂侄阳甲属于祖辛的嫡系,
称王好像也到什么恨忌。
这一切看起来平静而又亲密,
表面上看自己人均沾利益,
彼此相互交集,
这些记载可以参见《史记》,
但《史记》却说阳甲基本没人搭理,
这所谓的“九世之乱”是从何提及?
如果能大胆分析,
很可能就是祖辛和沃甲相互抗拒,
斗争的力量难以累积,
连搬家的实力都无从积蓄,
只能这样不去厚此薄彼,
但这一切让外人摸透了底细,
两家族就是拿王位做交易,
对管理国家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老百姓的吃饭穿衣,
都不被国王放在眼里,
自然会遭到大伙的鄙夷——
对不起,
我们没法再尊敬你!
而阳甲衰败可能还有一个理由,
就是他没把规矩继续遵守,
反而让亲弟弟盘庚继续将王位享受,
继承问题上留这么一手,
很容易造成祖辛和沃甲两族的冤仇,
结果盘庚刚当上领袖,
可能就面临着外患内忧,
为了避免更大的争斗,
商朝的王宫还得搬走,
经过第五次迁都到殷之后,
商朝的国王才不再四处漂流,
从此殷商这个称号得以拥有,
这也是盘庚最大的成就。
不过商才是当时朝廷的真正名头,
而“殷”的叫法更像是后人的阴谋,
比如《史记?殷本纪》的编修,
也许说明太史公可能也发愁,
认可商就等于说周是造反的贼寇,
那么秦灭周就是回归正统的追求,
进而说汉灭秦岂不是叛逆余孽残留?
何况周的文化制度在后人眼里那么优秀,
商国号更需要被蔑视和诅咒,
比如王朝可以有后唐后汉后周,
但“后商”好像已经弄丢,
所以“殷商”似乎流传得更久,
但是称商朝为殷朝就显得荒谬。
盘庚去世后数千载春秋,
只有河南安阳殷墟残影依旧,
尽管早已看不到殷商的玉宇琼楼,
但祖先留下的证据足够,
看我中华文明的大河源远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