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义必自毙,
应该是《春秋》自从落笔,
便向后人讲述的第一个道理,
介绍了郑庄公的“悲剧”,
解释他为什么要打杀弟弟,
具体内容稍后会讲述详细,
那时的周平王已掌权了近半个世纪,
王室尊严还残存着最后一丝气息。
至于“东周”的来历,
只因为国都经过迁徙,
由镐京变成了洛邑,
后人才把周朝分成了东和西,
周武王到周幽王这段时期,
历史用“西周”做标记,
从姬宜臼开始登基,
一直到最后彻底被秦国“取缔”,
这是“东周”历史的整体。
而“春秋”是鲁国史官的功绩,
历史的流逝就是春夏秋冬的交替,
春种秋收在当时是最大的生计,
这大概是春秋得名的含义,
他们从鲁隐公执政开始写起,
一直到孔子最后将这些史料汇聚,
才修编出《春秋》这部典籍。
可在周平王前期的四十九年里,
《春秋》对历史只有片段性记忆,
很多重要的故事不能因此失去,
中华的历史需要更加连贯清晰。
东周之所以开始衰竭,
不光是因为戎狄烧杀肆虐,
将周幽王的江山终结,
还因为从此周王室内部出现分裂,
周幽王的兄弟姬余臣“僭越”,
被拥立为周携王在旧都苟且,
两个周王对立了十几年的岁月,
最后依靠晋文侯发兵“锄奸惩邪”,
才保证了周平王的“天威”没有被分解。
可见周天子的影响力虽然开始下跌,
但不少诸侯仍然为之奋战浴血,
秦襄公正是因为对抗犬戎英勇活跃,
有功劳而正式受地封爵,
秦国才正式跨入诸侯行列,
郑国和卫国也都迈上新的台阶,
卫国的历史之前已有书写,
因为管蔡之乱武庚造孽,
伟大的周公将之平定解决,
把那片土地重新分切,
一块建立宋国由微子启承接,
保证商汤的香火不灭,
另一块土地包括战胜商纣的牧野,
基本都划进了卫国的疆界,
继续执行监管殷商遗民的策略,
至于郑国则封建于周宣王时节,
那是姬静对小弟姬友的奖掖,
姬友守护王侄姬宫湦死得壮烈,
卫国救援周王室也毫不胆怯,
自家亲人建立的功业,
周平王当然不敢忘却,
更不用说对晋文侯的嘉奖与感谢。
周王室已经开始全面落后,
早已经没有实力做天下的领袖,
可如此软弱还不耽误内斗,
何况日益强大的诸侯?
比如说晋文侯姬仇,
这个名字就很有讲究,
他父亲晋穆侯当年战败蒙羞,
本着牢记报仇雪恨的念头,
才这样命名自己的骨肉,
姬仇还有个弟弟姬成师也很优秀,
成师得到这个名字的理由,
是因为晋穆侯攻占了今天的山西介休,
为了纪念那次胜利的成就,
才让小儿子的名字听起来更牛,
当时便有人对这样起名表示担忧,
晋国大夫师服张开预测之口:
作为未来国君的姬仇名字略显丑陋,
恐怕他的事业很容易混丢,
而小弟成师的名字过于雄厚,
晋国以后的权力恐怕要兄弟易手。
果然在剿灭周携王不久,
晋文侯也活完了自己的阳寿,
他的儿子晋昭侯随后将姬成师送走,
这样的叔叔怎么能在自己身边长留?
如同一只凶猛的野兽,
即使暂时看起来像个温顺的亲友,
也绝不能让它活跃在自己左右。
姬成师被晋昭侯封赏在曲沃,
这位“桓叔”拥有了新的寓所,
不知道他究竟暗中准备的如何,
反正有人说曲沃桓叔很讲仁义道德,
曲沃的财富和兵力越来越多,
现实即将要验证师服的预测。
而几乎与此同时的郑国,
姬友的孙子郑庄公坐上了国君的宝座,
郑庄公的名字寤生也很有特色,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