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毕竟实力雄厚,
晋国想要获胜必须得仔细研究,
对曹卫两国的处理正是借口,
因为楚国请晋国“高抬贵手”,
不再让两国国君做阶下囚,
他们也会从宋国撤走,
一个提议让三个国家得救,
晋文公没办法不接受,
可接受就等于向楚国低头,
幸亏有先轸的善断多谋,
立刻答应楚国的请求,
表面上恢复了曹卫两国的自由,
暗地里却命令曹卫跟楚国中断交流,
不再承认楚国是自己的朋友,
作为晋国嘴里的肉,
这俩小国只能任凭大国左右,
楚国反而因此颜面尽丢,
然而楚成王不打算和晋国争斗,
但令尹子玉不肯罢休,
楚国的令尹便是群臣之首,
子玉一心想找晋国报仇,
楚成王无奈这位重臣的执拗,
最终给了他部分兵甲兜鍪,
让其独自面对晋国替自己解忧,
这正陷入了晋国安排好的“阴沟”,
晋军六师从容地做好防守,
静等焦躁冒进的楚军兵败出丑,
只有大胜楚军威震诸侯,
才算是正式称霸做天下的领袖,
取得齐桓公都无法实现的成就,
傲视春秋!
期待着大胜楚国的晋文公,
履行了当年和楚成王的约定——
一旦两国爆发战争,
主动后退九十里的路程,
用“退避三舍”报答楚国的恩情,
子玉看到晋国主动退兵,
反而更加得意忘形,
也许他坚信这是晋国的无能,
楚国的胜利将会无比轻松,
却不曾料到先轸狐偃等英雄,
早已摆好阵势请君入瓮!
晋军一直撤退到城濮才开始休整,
只等楚国骄兵前来争锋,
楚国也带来的两个弱小同盟,
陈蔡两国只得无奈地卷入其中,
面对这两国派来的“乌合之众”,
晋国将士首当其冲,
瞬间将陈蔡打得四散飘零,
而对垒楚国军队的主力精英,
先轸当然要靠智谋取胜。
首先安排狐毛狐偃这对“文弱”弟兄,
在战场上只管败退逃命,
逃得越惨越狼狈就越有功,
只有这样才能引诱楚国主力追赶不停,
一步一步落入先轸的“陷阱”,
等到晋国将楚国包围得密不透风,
结果自然是以晋文公获胜告终,
城濮之战不仅让重耳的春秋霸业绝顶,
也让先轸在军事史上留下赫赫威名,
从此战争打破了单纯依靠武力的传统,
兵法谋略取代了简单粗暴的蛮横。
失败的子玉无颜面对君王楚成,
只有自杀才能承担惨败的“罪行”,
损伤不小的楚国也不再轻易言勇,
只能坐视晋国走向巅峰,
晋楚两国也因此得到了短暂的和平,
可春秋又怎能“允许”天下安宁?
作为晋国最可靠的后盾亲朋,
秦国早就想要一心向东,
看到落魄的重耳如今旭日当空,
秦穆公争霸中原的美梦,
也在一点点地被惊醒,
两国关系怎能不出现裂缝?
“秦晋之好”势必要变成“曾经”,
导致秦晋最终出现的“内讧”,
源自一次秦晋联军的远征,
他们的目标是早已沦为弱小的郑。
曾经的郑国地位那么高,
如今却变成了强国夹攻的受气包,
除了像郑庄公那样的雄主太少,
还因为他们的地理位置实在不妙,
齐国称霸离不开东临大海做依靠,
晋楚争雄也因为南北边境尽是狄戎蛮苗,
再算上西方秦国的周遭,
无非是些游牧民族寻觅水草,
尽管他们的边疆偶尔会遭遇骚扰,
但带来的影响毕竟还是很小,
可郑国却位于中原地带的冲要,
晋楚两国恰好隔郑国相遥,
因此无论郑国与谁深交,
另一方都会派兵征讨,
齐秦等国偶尔也会对他们示威磨刀,
郑国就这样夹在中间饱受煎熬,
能够勉强维持自保,
其实已经是一份不小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