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河神娶妻的“洞房花烛夜”,
西门豹将“新娘”强行拦截,
反而派手下将巫婆等人陆续往河里撇,
让她们先去河底拜访河神的巢穴,
替自己对河神恭敬地拜谒,
同时告诉河神这次的新娘是个丑小姐,
不配做河神的娇妻美妾,
可扔进河里的巫婆们早都喂了鱼鳖,
西门豹继续让官绅下河修改“婚约”,
如此一来吓得恶人们脸如灰铁,
只能认罪伏法承认对百姓欺骗打劫,
西门豹这才彻底地惩治奸邪,
这则尽显机智的小故事让人拍案叫绝,
所以早就写进了小学课本章节,
而他不过是魏国人才森林里的一片绿叶,
可想当时魏国的发展速度该有多迅捷?
作为一个新兴的诸侯国,
尽管历代魏国先祖的勤政不辍,
使魏文侯坐享祖宗的成果,
但这不够让魏国有称霸的资格,
为了不让国家在诸侯争雄中衰落,
应该积极寻找出路和对策,
魏斯下定决心要在国内大力变法改革,
他坚信只有更多优秀人才的辅佐,
魏国才能大展拳脚纵横捭阖,
所以礼贤下士成了魏文侯的基本原则,
全天下都知道魏文侯求贤若渴,
替魏国出力成了很多能人的第一选择,
一时间天下名士似乎都在魏国聚合。
比如孔子的弟子子夏在当时就是著名学者,
孔子去世后子夏便讲学于魏地西河,
还有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也来安居定所,
他们都经常陪在魏文侯身侧,
留下了很多精彩的故事供后人评说——
有一次国君设宴与群臣同乐,
宴会的音乐却令魏文侯眉头一锁,
自然有人不懂他此举为何,
这位“明君”说自己听出了乐声有错,
音调旋律搭配得不够调和,
当时田子方恰好也在席中落座,
也有记载当时就是君臣二人吃喝,
总之这番“口谕”没有让田子方觉得,
自己的国君如此见识广博,
反而提出自己的意见供君主斟酌,
田子方认为领导人不该操心过细过多,
这种察察之明反而让君王显得浅薄,
如果国君太懂音乐就对乐官形成干涉,
久而久之乐官可能会无事可做,
这等于变向地将臣下的权力剥夺,
所以事必躬亲的君主看起来勤政有德,
可实际上是对国家和官员的不负责,
领导人需要为下属提供条件便于工作,
臣下才会激发潜能尽心开拓,
这才是一个君主应有的心胸开阔,
否则官员面对君主唯唯诺诺,
导致在成长的道路上屡屡受挫,
更容易在意自己的得失功过,
只能使群臣愈发胆小懒惰,
这样的国家势必会越走越颠簸,
迟早会被其他强国吞没,
类似的故事让魏文侯总有收获,
所以他视子夏和田子方等人为师长楷模,
当然还有个更重要的李克。
李克和李悝见于不同的史书,
有学者说这是一个人的两个不同称呼,
当然也有人认为两个名字归不同人所属,
总之这是历史留给后人的一点“糊涂”,
但李悝确实是魏文侯的“肱股”,
作为魏相的他规划了魏国的变法富强之途,
兼之他汇编《法经》这一经典力著,
还启发了后来的商鞅韩非等人的“权术”,
所以李悝被看成是法家早期代表人物。
尽管有人认为最早的法家是管夷吾,
可管仲对齐桓公霸业方方面面的辅助,
也涵盖了早期道家儒家的因素,
所以说管仲属于法家的观点难以立足,
直到李悝之后法家概念才逐渐稳固,
这新兴的学派才可以争鸣于墨、道、儒,
在经过数百年实践中发现的“好处”,
法家的“威力”最终将统治者“征服”,
最终“外儒内法”成了各个王朝不成文的制度。
也正是李悝使这种制度迈出了“第一步”——
曾经避免尸位素餐的贵族愈发庸碌,
他们更多的人只顾自己的贪欲和财富,
李悝变法废除了传统的世卿世禄,
真因如此魏国大量优秀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