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不管出于什么原因,
周烈王还是享受了一次难得的欢欣,
即使下一年他就驾崩命殒,
也算没白做一次“天下至尊”,
姬喜的弟弟姬扁接管了天子玺印,
这位周显王继续在名义上领导大周子民,
可那时竟有诸侯比周天子还危险难存,
那就是魏国正因内乱而战火纷纷,
甚至还招来了韩赵两国的大军。
只因魏武侯拿捏不好做君主的分寸,
他治下的魏国没有了兴旺的气氛,
功臣名将或者寿终正寝,
还出现了吴起那类能人避祸逃遁,
魏武侯还有件大事极不谨慎,
竟然没有安置好后代子孙,
不指定太子必然会丧失国本,
后代争夺继承权怎能不埋下祸根?
可见魏武侯比不了父亲魏文,
才能和心胸都比乃父远逊,
结果魏武侯前脚刚刚下葬入坟,
后脚就有魏罃魏缓亲族血拼,
三年的内乱使魏国一片腐烂混沌,
尽管名义上魏国由魏罃坐镇,
但他恐怕比刚登基的周显王更加艰辛——
魏国大夫王错叛国出奔,
来到韩国后勾结外敌入侵,
韩懿侯得到此消息当然开心,
也清楚靠自身很难讲魏国独吞,
便果断联合赵国闯入魏地国门,
魏国内忧外患不幸一起加身,
亡国危机可谓一发千钧,
但魏罃又是无比幸运,
因为韩赵两国有了不同的意见声音。
赵成侯主张对魏罃举起屠刀利刃,
然后扶立魏缓做一个傀儡近邻,
韩赵便可获得更多的利润,
可韩懿侯却希望将魏国平分,
两个“小魏”国相互制约对阵,
只会越来越柔弱温顺,
会更有利于以后的发展耕耘,
两位国君存在分歧疑问,
彼此之间当然会有不满甚至怨忿,
联军的关系难免出现裂痕,
最终的结局就是不欢而散各自退隐,
这却让魏罃得以喘息脱困,
趁机杀掉魏缓独掌乾坤,
战国最早的强国能否迎来第二春?
地处中原核心位置的魏国,
交通便利土地肥沃,
本就方便聚集钱粮财货,
兼之百余年的基础打得不错,
魏国容易恢复往日颜色,
而地利对于魏国也是双刃剑的效果,
一方面确实因为畅行通车,
更便于吸引招揽天下八方来客,
让魏国迅速过上热闹繁华的生活;
另一方面是地形上被其他诸侯“包裹”,
一旦近邻强势崛起于两侧,
无险可守的魏国不可避免兵祸,
所以魏罃若想远离战火,
就需要主动出击积极外扩,
只有周围的国家被魏国削弱,
他们才不会被轻易地攻伐抢夺,
魏罃身边虽然没有李悝吴起辅佐,
但他所倚重的相国公叔痤,
在当时也算是名臣将星一颗,
足以保护魏罃固守“安乐窝”,
再加上其他各国也忙于休养建设,
所以当时的战争都不没有太大规模。
只有西邻秦国江山残破,
他们一不甘消沉寂寞,
二又没有精力和愿望富国改革,
仅仅知道如不奋勇向前便是退缩,
退缩就意味着任由列强宰割,
既然没有资本和心情去做和平交涉,
自然会对攻城略地如饥似渴,
他们不要命似的一路向东拼搏,
一心要打开魏国以及韩赵的封锁,
那才有机会抢占先机饮马黄河,
因此将“三晋”再次拖入战争漩涡。
凭借着秦献公超凡的勇武与气魄,
即使秦国国内缺吃少喝,
也要把一切资源往前线调挪。
秦国人好勇斗狠敢连性命都敢抛舍,
如此剽悍的民风也让敌国没辙,
秦军在战场上即使和对手打不过,
也绝不会甘心失败主动后撤,
反而会继续选择鱼死网破杀无赦,
自己战死也要砍掉敌人的胳膊,
秦献公靠的就是刚毅粗暴的战策,
使得如狼似虎的打法实在不好招惹。
可见面对秦军的野蛮凶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