撺掇各国君王立誓结成盟约,
或者挑唆同盟国关系破裂,
这就是纵横家们终生的事业,
只要能用眼前的利益将君王取悦,
为自己赢来更多的财富与名爵,
主观上他们怎么会在乎忠奸正邪?
但就是这么一群口舌之徒“趁火打劫”,
并不会帮助自己的江山有质的飞跃,
君王为什么还与他们紧密而亲切?
甚至有些人是敌国派来的间谍,
难道那些英明的领袖真的不会发觉?
恐怕有感觉也不好轻易抛却,
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抵御外来威胁,
当敌人的实力强大到无法独立解决,
任何人都会本能地找朋友团结,
即使被团结的朋友没有陷入危险境界,
他也不会模式弱小的盟友被消灭,
因为吞并盟友的敌人实力会涨一截,
自己也等于相对地被敌人切削,
小国结盟的意愿就是如此简单直接。
然而一旦强敌的威胁被化解,
这群竞争朋友的情谊也不会坚固如铁,
他们还期待友军被自己随意拿捏,
这样才有机会与强敌比肩并列,
强如秦齐当然会以此机会做媒介,
再次发威反而逼小国重新互助扶携,
结果如此循环永不停歇,
故而“合纵连横”才有条件长兴不竭,
客观的背景造就了“纵横”英杰——
他们只需稍动唇舌可置数万人流血,
这种能力主要是以天赋为凭借,
而非“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精修苦学,
因此纵横家的手段虽然令人不屑,
但他们的才能堪称精绝,
保证了自己可以走进权贵的视野,
周旋于战场却能毫发无缺,
犹如在花丛中闪转腾挪的蜂蝶,
可以躲避狂风暴雨的猛烈,
那才是“三寸不烂之舌”的核心要诀。
理论或原因分析得再多,
也不如用实例来证明解说,
什么才是三寸不烂之舌——
先说公孙衍回到魏国的生活,
魏惠王并没有给他什么重要的工作,
也许是魏罃一贯不会用人的结果,
又或许是魏王只求人才能离开秦国,
自己便可以无忧无虑高枕安卧,
总之无事可做的公孙衍当然不快乐,
他需要让自己承担更多的职责,
才能保证前途平坦开阔。
于是他主动给魏王上了一道奏折,
内容大概是自己既然无事可做,
为了防止自己更加懒惰,
特向魏王申请派给自己少量兵车,
做一名国家的特派外交使者,
由于自己和燕赵两国国君关系不错,
拿出半个月时间去拜访做客,
既对魏国大事不会耽搁,
又能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感情联络,
这个行动可谓一举多得,
魏惠王对此提议也非常认可,
便将车马很快为公孙衍安排稳妥。
公孙衍在出发前大肆传播,
几乎让全天下都知道他要去燕赵交涉,
这种“炒作”让公孙衍的名气迅速变热,
比如齐国人就认为魏国居心叵测,
打算与其他小国结成“同伙”,
从此会对自己的利益有所抢夺,
就主动找公孙衍将齐国重任委托,
魏王见公孙衍又要被敌国掌握,
竟将他出访的任务一拖再拖,
可公孙衍出行的消息早都传遍各角落,
如今却被魏惠王强留不舍,
更使得燕赵两国的惊恐哆嗦,
难道说魏国要对我们挑起战火?
为了避免这种“飞来横祸”,
燕赵索性也请公孙衍拜相入阁,
如此一来公孙衍再次成了“香饽饽”,
连自信的楚国都要请他前去辅佐!
如此一来让魏罃不知所措,
甚至再次对公孙衍感到惊愕,
他想不到公孙衍能掀起如此风波,
重用公孙衍自然是不二选择,
于是公孙衍将五国相印统统收获,
这也直接推动他促成五国联合。
此故事来自《战国策》,
而《战国策》很多内容有待考证探索,
不过“战国”这个概念的确来自此书册,
记录了纵横家的各种阴谋与诱惑,
这是《战国策》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