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韩信的主力被抽调往荥阳营垒,
几万老弱新兵的战斗力等同于“掺水”,
跟赵军号称的二十万大军相比对,
无论声势还是兵力都相差数倍,
兼之汉军劳师远征更显式微,
以逸待劳的赵军可以轻松将自己保卫,
赵将李左车认定汉军的疲劳可以“消费”,
便主动请缨率领奇兵突袭将韩信摧毁,
然而陈馀自命清高要保持君子之魅,
认为偷袭敌军是非正义的“违规”,
实力占优的赵军使诈是自己名声的累赘,
堂堂正正战胜敌人才彰显强者豪美!
陈馀这种人既矛盾又可悲,
性格上小肚鸡肠还心怀不轨,
不顾张耳昔日恩义给自己带来的腾飞,
而表面上还对敌人大度放弃对弱者的紧追,
天真地认为人多就是克敌制胜的“宝贝”,
像陈馀这种目光短浅的虚荣小辈,
只有沽名钓誉的小聪明却没有更大智慧,
这种人不失败还会是谁?
韩信带兵当然要做到知己知彼,
当他听说了陈馀拒绝李左车的建议,
更加相信胜利会属于自己,
他在战场加强了对陈馀的麻痹,
提早在暗中埋伏下两千精骑,
告诉他们只要看到陈馀对自己追击,
赵军大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后方空虚,
这两千精骑就要迅速抢占陈馀营地,
最终结果完全印证了韩信的判断分析,
而之所以会有赵军追击汉军的结局,
不光是韩信主动示弱不敌,
更有张耳这个巨大的“诱饵”吸引陈馀,
汉军还在败退途中又扔下大量战鼓等器具,
士卒们自然要抢夺这些物资与兵器,
因为这属于立功受赏的重要凭据,
看到韩信麾下的汉军完全是一泻千里,
陈馀和部下们自然感到又惊又喜,
不仅已经被韩信骗得麻痹大意,
更加激发出了他们的贪欲,
便一路狂追猛打志在将汉军血洗,
如此冒进不顾后防是兵家大忌,
这样鲁莽无知的主帅怎么可能不失利?
而韩信在井陉击败陈馀的这场战役,
便是著名的背水一战堪称军事史奇迹——
凭着汉军对赵军以大利向欺,
陈馀的大部队很快便追到了韩信的营区,
得意忘形的陈馀更加迫切收获张耳的首级,
便下令全军对汉营发动最猛烈的攻袭,
“书呆子”不可能参透“兵仙”的用兵奥秘,
韩信选择在水边列阵将手下苦苦相逼,
逼得这几万汉军不敢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如果他们无法坚守阵地只能迎来两种惨剧,
一种是被赵军疯狂屠戮遭受血雨,
另一种就算是能侥幸将赵国兵锋逃避,
但他们的身后只有水流的湍急,
想要逃生也必然会葬身水底,
因此只有奋力对赵军抵御,
韩信麾下的几万新兵才有生机,
背水一战的防御战虽然打得惨烈无比,
但守不住只有死的残酷规律,
可以说使汉军受到了巨大刺激,
以至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兵法精义,
成功地拖延住了赵军的主力,
而埋伏好的两千骑兵眼见得陈馀中计,
立刻抄后路飞速向赵营杀去,
无人防守的赵营被这些骑兵拔掉旌旗,
取而代之的正是汉军战旗迎风挺立,
如果赵军迅速回防也许不至于万事休矣,
兼之双方战斗实力确实存在差距,
韩信获胜的结局恐怕仍是未必,
怎奈自己阵营中的汉旗已经让赵军惊惧,
他们认定赵王被俘一起都已前功尽弃,
几乎是瞬间便失去了应有的武艺,
结果便是四散奔逃乱作一气,
最后完全被汉军打成了一团烂泥,
陈馀也在乱军中被杀身首分离,
赵歇被俘恐怕也只有遗憾与哭泣,
只有李左车似乎在战场上销声匿迹,
韩信便用重金对手下将士激励,
活捉李左车便可得赏金数万由余。
重赏之下抓住李左车也就不足为奇,
奇的是韩信没有惩罚李左车的“忤逆”,
反而对李左车只有不尽的尊敬爱惜,
李左车自然也感恩韩信的礼遇,
献计献策不可谓不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