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位老夫子无论如何出色优秀,
大汉皇帝也不会给读书人待遇多么优厚,
最后刘彻将董仲舒远派外地教育诸侯,
期待他可以将经验学识向刘姓亲贵传授,
结果就是因为这些顽劣诸侯四处结仇,
险些将董老夫子害为受辱蒙冤的阶下囚,
晚年的董仲舒选择精习儒学闭门自守,
最终病故于七十五岁左右也算长寿,
汉武帝在起死后并没有忘记良师益友,
赐一块墓地给这位德高望重的儒林名叟,
让他安葬在首都长安外常伴皇室左右,
还有传说汉武帝经过他的墓地时下马停休,
用天子最大的礼节致敬于老夫子的坟头,
以此表彰他的功劳无异于再一次安汉兴刘——
无论这些传说多少亦或是真假与否,
都说明白董仲舒的名声也是千古不朽。
只是在刘彻看来想要保证江山长久,
他也明白太祖所谓的“功人”强于“功狗”,
但必须有人领兵带将与敌人舍死争斗,
才能激励起更多的名将强人将大汉护佑,
只因匈奴才是大汉最大的心腹之患异族匪寇,
回想起大汉王朝包括吕后在内的历任领袖,
估计所有人都想除尽匈奴饥餐胡虏之肉,
但是当年苦于国力不堪只能默默忍受,
不得不主动示好送去大量财富美女直至马牛,
以此来躲避战乱讨好匈奴的单于敌酋,
即便他们再如何不满不甘甚至觉得荒谬,
也只能忍气吞声将江山基业勉强保留,
然而到了汉武时期整个王朝早已强盛富有,
血气方刚的刘彻更是不甘受辱蝇营狗苟,
兼之看到吕后曾经给匈奴的信件将颜面尽丢,
如此奇耻大辱国恨家仇让皇帝又愤怒又羞,
他恨不得立刻派大兵荡平匈奴报仇动手,
可是要将损失的尊严与财富重新抢收,
也不可能立刻击溃这群能征善战的蛮夷猛兽,
所以他提早就安排张骞向西域各地奔走,
以期找到匈奴共同的敌人作盟友互相施救,
但无论大汉朝廷如何积极地谋划运筹,
想要扫清匈奴终究要靠强弓良马坚实甲胄,
只有良将才能率领复仇雄兵披挂兜鍪,
这样的人才在他心中才是优中之优!
那么究竟什么人才能符合如此雄壮需求?
眼见得朝廷上下已经稳定的军政结构,
恐怕除了董仲舒那样的儒学名流,
再就是一群昔日名将如今大多贪色好酒,
这样一群人能否替自己将此局面翻扭?
实在让大汉天子放心不下满是担忧,
虽然朝廷吸纳了更多人才可以差缺补漏,
可是眼下最有权势的人还是田蚡国舅,
另外一支外戚家族便是祖母的亲属姓窦,
如果有这些外戚宿将在皇位旁掣肘,
恐怕自己信赖的才俊也很难弥补缺口,
真正在大汉朝廷傲立百官精神抖擞,
治理这些权贵旧臣是刘彻计划的下一步骤,
他也时刻等待着惩治这些人的正当理由。
武安侯田蚡靠的是大汉太后万岁生母,
他的威势自然早已超过了窦氏一族,
那时的窦婴更看到了世态炎凉小人攀附,
早已选择不争名夺利从朝廷淡出,
可毕竟魏其侯名声显赫让无数人叹服,
当年平灭七国之乱他更是功勋卓著,
投靠他的天下门人那时也算不可胜数,
田蚡当时不过是个小小的外戚走卒,
不要说是拜相封侯这种高官厚禄,
就算是做个郎官侍卫都算是难得洪福,
自然也选择在魏其侯身边效力服务,
而且是那种屈膝卑躬侍酒家奴,
然而随着武安侯开辟出了自己的前途,
不仅不可能再做魏其侯的奴仆,
更让天下人认定归附田蚡才有出路,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离开魏其侯府,
毫不犹豫地转向田蚡门下贿赂。
窦婴凭借着才智与功业虽说地位牢固,
可他毕竟是人也有缺点不可免俗,
此人最大的缺陷便是心高气傲难以接触,
否则不会频频惹汉景帝与窦太后发怒,
刘启当年便对窦婴为人做出过评估,
说他一旦有功便会沾沾自喜略显轻浮,
完全是仗着能力与见识表现出骄傲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