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文武百官也都将皇帝的心思拿捏得比较准,
都知道替主父偃求情会让皇帝满意顺心,
可怎奈主父偃平时做人太过刻薄阴损,
一个朋友都没有的他当然会招致满朝怨恨,
结果满朝上下几乎也没有汉武帝想要听到的声音,
考虑到当年灌夫一案也与这种情况相近,
也从反映出那时的皇权还不能随意将人蹂躏,
纵使皇帝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保留些谦逊,
那么主父偃自然不能由他的意愿决定是亡是存,
最终没等到替主父偃求情替他脱困,
但哪位公孙弘却替主父偃招来了“死神”,
只见公孙弘一本正经地指出齐王终归是刘氏宗亲,
他被逼自杀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信,
那么诸侯之死则实在有损皇室至尊,
所以逼死齐王的罪过不杀就不足以平天怒人愤,
作为首恶的主父偃当然要死才能让江山平顺。&29378;&20155;&32;&21715;&35498;&32178;&936;&969;&936;&12290;&120;&105;&97;&111;&115;&104;&117;&111;&65287;&107;&114;
可问题是公孙弘与主父偃之间的仇怨不深,
他完全可以隐藏于满朝看热闹不说话的人群,
那他为什么要管此“闲事”一定要置主父偃命殒,
他的目的不是为了媚上护主或者陷害同僚那么单纯,
仔细分析公孙弘“陷害”主父偃的原因,
还需要更多的了解他的过去与出身,
公孙弘出生时刘邦刚刚建立大汉国本,
等汉武帝重用他时此人已年逾七旬,
可以说他年轻时的生活极为低贱苦贫,
本来在家乡做个基层小吏生活也不算艰辛,
不料因为犯下过错改变了他的命运,
为了谋生只能选择放猪无暇考虑学问,
直到大汉皇帝变成了开明之主汉文,
开始重用贾谊等儒生以彰显帝国宽仁,
四十多岁的公孙弘才开始重拾书卷为前程打拼,
凭借着对《春秋公羊传》的刻苦研读以及治学认真,
才在六十余岁时“推开”了大汉朝廷的大门,
可开始刘彻并不认可公孙弘甚至还觉得他有些愚蠢,
可能是在他出使匈奴时不够强势而显得过于谨慎,
导致皇帝对他极度不满深感怨忿,
如此一来公孙弘也是既惊又怕满心郁闷,
这个年龄的人本应该远离朝廷对政事不问不闻,
索性辞官回家在故乡选择终老归隐,
也无需再耗费精力不再操心辅国安民,
那又是什么他最终被再次征招并建立功勋,
直至最后还掌管了大汉帝国的相印?
如果说起公孙弘可以再次为刘彻效力,
就必须要从那时的朝廷用人制度入手分析,
前文曾经将东方朔和朱买臣等人提及,
他们得以晋身都有皇帝征召天下名士的良机,
也正因此他们才得以在长安城相聚,
并向皇帝上书进言一展学识与见地,
这种由汉武帝兴起的选才制度被称为征辟,
而对中国选官用人影响巨大的科举,
则诞生于六七百年后的隋唐时期,
征辟作为主流用人制度在大汉流行了三四个世纪,
简单的说就是皇帝什么时候有用人之需,
便什么时候可以向天下征召贤才委任为官吏,
但征辟制度有的时候就需要面对一个尴尬的问题,
那便是有人应招且朝廷发现人才则皆大欢喜,
可一旦出现了某个完全没有人主动应召的地区,
或者说这些来长安的应召之人完全实力不济,
这种征辟便完全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因此朝廷会下令让各郡国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区域,
由他们负责征辟人才并且最终推荐给皇帝,
公孙弘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制度才有了第二次发迹,
尽管年事已高的他对仕途已经选择了放弃,
但他的学识与名声在故乡菑川国早已传遍乡里,
所以菑川国上下全都推举公孙弘则丝毫没有犹豫,
就这样公孙弘在半推半就下显得迫不得已,
再一次来到长安上书献策一展平日学识累积,
结果公孙弘的对策尽显儒家的精髓至理,
主张皇帝应该仁德治国不可与民争利,
以及赏罚公平执政做事要重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