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爱卿如果没有其他的事情,就退朝吧。”弘治皇帝一口气说完后,不住得咳嗽了几声,似乎想要把事情尽快定了下来,不想要再生变故。
但是朝中的这一众阁老又岂会让弘治皇帝的这一招得逞,虽然弘治皇帝此举没有经过他人,在朝堂上就直接下了旨意,但是刘健、谢迁等人可不是旁人,他们是在弘治皇帝登基十八年以来培养出的内阁。
弘治皇帝自继位以来锐意求治,提倡直言进谏,为人又宽厚仁慈,所以朝廷上下,文武百官纷纷上言,或痛陈时弊,或广进方略。正是因为如此,这十八年以来,尤其是已内阁为首几位阁臣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早已经是养成了知无不言,无所畏惧的习惯。
无论弘治皇帝同意与否,只要是他们认为对国家有利的他们一定会坚持到底,只要是他们认为对国家会产生危害的他们也一定会抵制到底。
谁知弘治皇帝的话音一落,顿时便引来了刘健等人的纷纷抗议。
“臣有本奏。”刘健这次不再出来禀报而是上前了一步。
虽然一直以来内阁等人对于朱宸濠一直都是极力打压,但是除此之外,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同心辅政,尽职尽责,竭尽所能,敢于执言,以天下为己任,也还是令弘治皇帝所尊敬和依赖,这十几年来来看他们几位操劳国事鞠躬尽瘁,头发也纷纷都白了。
“刘爱卿还有何事要奏?”见到刘健上奏,弘治皇帝终是不忍,挥手道。
“陛下,我朝能有如此政绩也全赖陛下励精图治,臣等几人一心为国,绝无私心,天地可鉴,
虽然知道皇命不可违,但是老臣还是要规谏陛下。”刘健一边说着一边似乎流出了眼泪,虽然刘健知道弘治皇帝似乎心意已决,只能用哭来试图挽回。
“刘卿,你身为臣子,也当知道君无戏言,你要让真收回成命吗你难道你就不怕死吗?”弘治皇帝大怒一声,一时间让殿下众臣都被吓了一跳。
“陛下,自从老臣深受陛下赏识那一天起,老臣早已经把命交给了陛下,君要臣死,臣并不怕死,但是能让陛下收回成命,那么老臣愿意一死堵住这天下悠悠众口!”刘健似乎并没有害怕,而且重重的在地上磕头悲泣。
“臣也愿意!”谢迁见到刘健能够如此,当下便敬佩万分,也毫不退缩的跪了下来。
“臣也愿意!”李东阳也跟着跪了下来。
“臣也愿意……”一时间,大臣们几乎都跪了下来。
“你,你们……”弘治皇帝大怒,被气得一时间面色发白,浑身颤抖,但是却又无可奈何地指着。
“好好好!”弘治皇帝带着一脸悲戚连说三个好字,似乎是要放弃。
弘治皇帝虽然身为皇帝,虽然是无所不行,但也是无所不能行,虽然他想要因为自己的一己之私弥补朱宸濠,但是他知道这样下去朝廷将会分崩离析,天下也会大乱,在家国大义的大是大非面前,弘治皇帝也终有取舍,
而此时站在殿下的杨廷和也看出了弘治皇帝似乎要选择做出了取舍,虽然不甘心,但是却也是无可奈何。
“报~~~”就在这时,突然,只听到乾清宫外由远及近一阵慌忙的声音响起,只见一个内卫,手持红旗跑了过来。
“陛下,边...边关告急!”那个侍卫跌跌撞撞地进了大殿几乎已经是累得虚脱了。
而此时朝堂上人脸色也是闻言一变,纷纷觉得事情不简单。
但是杨廷和此时却松了一口气,本来他以为宁王一事会因为陛下的心软而功亏一篑,一旦放弃朱宸濠,那么预示着未来,朱宸濠的不会有好下场。虽然他也知道这也是弘治皇帝不得已为之的,但是杨廷和的心里还是有那么一丝说不出的心痛。本以为事情已经发生逆转也不可能再次逆转,但是一听到边关告急之时,杨廷和却没有以往的忧虑,反而确是有那么一丝的高兴。
“到底何事?”李东阳率先问道。
“回禀陛下,甘肃巡抚许进上报,近日,东察合台汗国可汗满速儿派军围攻哈密,虏去忠顺王母和部众1000余人,哈密人大批流亡关内。忠顺王拜牙郎及亲属头目逃奔嘉峪关避难,求救我朝派军收复哈密。”那名侍卫一边喘着气一边详细的禀道。
“陛下,哈密卫乃是我朝边关重镇,土而且地肥沃,是我朝的西北咽喉之地,不能有失,还请陛下速速派人支援哈密!”杨廷和虽然知道要说什么,但是在刚才的大环境下,并没有直接说出心意。
“杨爱卿所说有理,不知道诸位爱卿觉得谁人可以担此重任!”
弘治皇帝方才一直处于内疚和悲伤中,本来以为事情再无转机,所以也没有对这次的边关告急并没有太大的心思,但是当他看到杨廷和的时候,他瞬间就明白了,弘治皇帝也觉得自己这么多面以来从来都没有对一件事明白的这么快的时候,所以,弘治皇帝不敢耽搁,提起了精神,直接装出一份焦急的态度问道。
“陛下,老臣以为,完全不需要去救援哈密!”虽然刚才弘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