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登基,百废待兴,朝中各项势力发生的变化显而易见,赵子迟仿佛一夜之间成了所有人的敌人,墙头草们纷纷倒戈,即使平日对他十分拥戴的,也一个个畏首畏尾,打算等风头过去了再来与他详谈具体对策。
长留王府冷冷清清,门可罗雀,每个人都战战兢兢不敢放松警惕,深怕一个不小心就惹怒了王府里的男女主人,这可是掉脑袋的事情,谁还敢往刀口上送脖子,于是不过短短几天时间而已,新历一年才刚刚开始,长留王府俨然已经成了风口浪尖上的地方,许多在朝为官的,加了王府的牌子都得绕道走,深怕跟赵子迟沾上一星半点的关系而惹上事情。
新历一年元宵,赵中去世短短十五天,萧皇后已经急着将自己儿子送上黄金椅,正式登基称帝,萧皇后也紧跟着成了萧太后,其在后宫的地位一下子更是高了几分,已然只手遮天。
如果到了现在还搞不清东云国现在到底是谁在当家的话,就真的太蠢了。
萧太后把持朝政的日子正式开始,这年春天,赵中才刚入土为安,昔日与赵子迟相交好的几个重要官运,死的死,贬的贬,朝中空虚,于是当年太学扩招,原本一年两度的应试制度也由这一年变成一年四度,读书人纷纷涌入古云城参加考试,等到春天过半,赵子迟手上的权力已经被萧太后剥夺了半数。
当所有人都以为他就会这样被萧太后剥夺权力甚至贬为庶人的时候,北方平国又发生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太子尉迟安终于说服了皇帝,带兵十万,陈兵宣城,企图卷土重来。
陈将军在边境几封加急信一来,古云城这边便乱了阵脚,皇帝与百官争论着到底该派谁前往应对才好,只有萧太后在旁沉默不语,她知道最好的人选是赵子迟,可若是给了他兵权,将来又反过头来打自己人,那无疑是放虎归山,可这个节骨眼上又偏偏不知该派谁去才好,以往口若悬河的几个人,因为深怕一个不小心得罪了别人而在这关键当口保持缄默,简直让人气愤。
赵子迟在朝堂上一言不发,他倒是没想到尉迟安这么快又卷土重来,看来上一次的打击还不够大,想起尉迟安,心中又想起那个巧笑嫣然的身影,已经一月有余,不知她现在身在何处,是否已经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
她离开自己是必然的吧,明明心中知道她为了与自己在一起所作出的牺牲,明明知道她从小便有一个行走江湖的梦,可是他却一点都做不到,一次又一次让她失望,一次又一次让她面临去还是留的抉择,以往每一次她都毫不犹豫得选择了留下来,可是这一次,终于被伤透了心之后选择了离开。
古云城这副光景,这潭子水太深,叶府又已经被封,她若是留下来也着实凶险,走了也好,虽然徒留了遗憾,却至少留下了性命,可是为什么他的心,总是隐隐作痛,像是有许多事没有完成,说好的儿孙满堂呢?说好的仗剑江湖呢?
赵子迟剑眉微蹙,这景象刚好被萧太后看在眼里,她突然计上心头,或许她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能够将赵子迟彻底解决,永绝后患。
于是当下,萧太后将小德子拉到身边耳语一番,那小德子又十分迅速跑到皇帝身边耳语了一番,所有人都看着他从身后的帘子内跑出,又往里回到了太后身边,大家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可是一时间竟然谁都没有反应过来。
“行了,别再争论了,这件事就交给大哥去处理吧,他熟悉宣城地形,也跟尉迟安交战过不下一回,是这里最合适的人选。”
被点了名的赵子迟,一时间没有接话,过了半晌才跪地接了,看来太后终于打算将他弄死了,想想时机也差不多了,他这个肉中刺总有一天会成为他们的眼中钉,若是不把他除了,这萧太后恐怕寝食难安。
她这么急着把自己往外支,想必是已经想到了对策。
朝中有许多人替赵子迟捏了把汗,他们还以为这下子要当场闹起来了,可赵子迟这性格哪里闹得起来,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反对,理由便是他虽然大败过平国大军,可终究没有洗清嫌疑,若是阵前倒戈,这是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争论以皇帝甩袖走人为结束,所有人面面相觑,望着已经拍拍膝盖起身正往外走去的赵子迟,萧太后意图明显,亏他还能如此气定神闲。
不镇定又能怎么办呢?既然已经决定让他去,他就是不想去也没辙,更何况,他倒是十分期待这个机会,好歹边关还有南寒霜跟陈将军,他们手上的兵加起来也有十万多,他再带去十万,两厢一想加倒是有二十万,这二十万,萧太后难道有十足把握将他弄死在回程路上?不然他到时候带兵攻打古云城也并非难事。
这老太婆的心思不好琢磨啊!赵子迟如此感慨着,又在书房里整理起了东西。
他这书房在叶予怀走后彻底成了自己的卧房,萧筱然在王府几乎已经成为空气,她那肚子被当场戳穿之后便在西厢躺了个把月,据太医说是小产了,赵子迟也不去看望,也不去揭穿,只当成王府根本没有这人,许多下人纷纷传言王爷因为这一次怀王妃离家出走的事情怪罪了然王妃,两个人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