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二年,袁崇焕循例往京城述职,得到御史侯恂赏识,于是破格提拔他到兵部任职。
不久之后,广宁沦陷,朝廷商议,认为应该派人前去镇守山海关。袁崇焕得知这一消息(当时他还没资格参与庭议),随即单枪匹马私下前往关外查阅地形。
回朝之后,他立刻上折夸口道:“只要皇上能给我足够的兵马钱粮,我一个人就可以镇守山海关。”明熹宗是个木匠,本来就无心朝政,一听有人自愿前往,除去了自己的烦恼,因此很高兴。
与此同时,朝中大臣也纷纷夸赞袁崇焕的才能,于是明熹宗破格提拔他为兵备佥事,督关外军,还特意拨给他帑金二十万,让他用来招兵买马。
那么,此时的辽东究竟是什么形势呢?事实上,一切已经十分危急、败坏了。
辽东经略王在晋当时曾这样分析关外的形势:“东事离披,一坏于清、抚,再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捐弃全辽,则无局之可布矣!逐步退缩之于山海,此后再无一步可退。”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说:明朝先失陷抚顺、清河、开原、铁岭、辽阳、沈阳,又失陷广宁,最后丢弃全辽,其实已经无局可守了!节节退守,一直退到了山海关,从此以后,已无路可退!
据当时资料统计,自努尔哈赤攻陷抚顺以来,明朝在辽东折损的总兵官,阵亡者多达14人!损兵折将到如此地步,天启帝曾惊慌失措,抓住首辅叶向高的衣袂而泣。京师官员,已经到了谈敌色变的程度,大家都觉得谁去辽东,那就等于是去送死,因此当时除了袁崇焕自告奋勇以外,其他人对这个任务根本就是避之不及,生怕皇上会叫到自己!
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袁崇焕一说要去,大家就忙不迭地夸赞他有军事才干了吧?其实倒未必是他真的有那么厉害,实际上大家只是把他当成了一个替死的炮灰罢了!反正谁去都一样,只要不是自己去,那就万事大吉了!
所以咱们换个角度来看这件事,这不正是袁崇焕忠君爱国的体现吗?他并不是不知道此时的辽东已经成了明军的“鬼门关”,也不是不知道辽东已经崩坏到了难以挽回的地步,明知艰难险阻却仍然执意前往,将祖国的利益放在自己的生命之上,这样的一个人,若硬要说他叛国通敌,那就实在太过荒谬了!
当然,忠心耿耿是一回事,能不能胜任、适不适合这份工作就是另一回事了。作为一个忠臣,他的军事才干到底如何呢?接下来,我们就要根据几次经典的战役来好好分析一下了。
袁崇焕赴任前,曾专门去看望因失守广宁而被革职听勘的熊廷弼。熊廷弼问他:“操何策以往?”袁崇焕答:“主守而后战。”熊廷弼闻言,跃然而喜。
前面咱们讲林丹汗的时候提到过,当时明廷对蒙古诸部一直是采取抚赏政策,通过颁发赏银,争取他们同明朝结盟,共同抵御后金。这种赏银,花费极大,但却收效甚微。因此,袁崇焕上任后,就递交了《擢佥事监军奏方略疏》。在奏疏中,他力请朝廷将从前送给蒙古的赏银用来练兵选将,整械造船,固守山海关,以图将来收复失地。然而,朝廷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虽然如此,但从这件事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他与一般的朝臣在战略眼光上还是不同的,他能够看出明朝在辽东政策上的弊端,而且也勇于提出自己的质疑。
那时的辽东经略王在晋对袁崇焕颇为赏识,对他很是倚重。袁崇焕上任没多久,恰逢哈剌慎诸部归顺,王在晋便令他移军驻扎中前所,督参将周守廉、游击将军左辅的军队,管理前屯卫所的事务。后来,王在晋又令袁崇焕往前屯,安置辽民流亡、失业者。袁崇焕受命后,毫不迟疑,他连夜赶路,不顾一路虎豹出没,在天明时分即已入城,将士见了都赞叹他的勇敢与胆量。由此可见,袁崇焕不仅有见识、有眼光,而且颇有胆识。
。VIP。♂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