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颇有才华和胆略,的确是个人才,这无需置疑。那么,袁崇焕这人脾气性格怎么样呢?
给大家举个例子,大家就大概能够窥知一二了:
还是天启二年,王在晋因为倚重他,所以向朝廷题请升其为宁前兵备佥事。但袁崇焕却觉得王在晋没有长远战略目标,所以并不是事事都遵从王在晋。
当时王在晋正商议想在八里铺筑山海重关以加强防守,袁崇焕以为不妥,觉得这不是什么好御敌策略,因此与他争辩,再说不过他的情况下,就跳过王在晋,直接上书朝廷,向首辅叶向高力争。
朝廷接到折子后很重视,于是命大学士孙承宗亲往视察。孙承宗抵达山海关后,就召见了袁崇焕,对他很重视。他驳回了王在晋的山海重关之请。当时,孙承宗召集关内外众臣公议,阎鸣泰认为因主守觉华,袁崇焕则认为应主守宁远,王在晋、张应吾、邢慎言等人都支持阎鸣泰的主张,公开反对袁崇焕的想法,结果,双方争持不下,闹得面红耳赤。
最后,孙承宗决定实地考察,发现宁远乃山海天然重关,于是听从袁崇焕之议。从此以后,孙承宗更加倚重袁崇焕,而袁崇焕也不负所望,安抚军民,整备边防,功劳显著。
且不论袁崇焕提出的那些策略是否都对,但光从他在还是一个“辽东新人”,就敢看不起上司王在晋、越级向首辅力争、在讨论时与同僚争持不下这几点来看,他袁崇焕绝对不是个高情商的人,如此自负、如此强硬,在职场中显然是很容易得罪人的。
虽然袁崇焕情商低,但也的确是个将才。他的上司大学士孙承宗是个谋略不凡、才华卓著的人。他看到了袁崇焕的才干,因此一直把他带在身边,并委以重任。那段日子,他跟随孙承宗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天启三年九月,孙承宗决定镇守宁远,佥事万有孚、刘诏极力劝阻,但孙承宗执意前往,并命满桂与袁崇焕一起前往。
袁崇焕到任后,发现祖大寿奉命修筑的城墙不合规格,于是又重新制定规格,命令祖大寿重新修筑。从此以后,他们便开始重修宁远城。在满桂与袁崇焕的努力下,一年后,宁远城的修筑竣工,被倚为关外重镇,将士们乐于为其效命,商旅百姓以及流民都把宁远视为乐土。
天启五年,孙承宗与袁崇焕又定下计策,派遣将领占据了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等地,并修缮城防长期驻守,宁远因此成为内地,他们开疆复土两百里、修筑了宁锦二百里防线,消息传到明廷,人心大振,袁崇焕的名望也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可惜,好景不长。孙承宗统兵十一万,功勋卓著,因而遭到魏忠贤的妒忌,屡次遭参,一气之下辞官回乡。同年十月,兵部尚书高第经略辽东。
孙承宗坐镇辽东这四年,与天津巡抚李邦华、登莱巡抚袁可立遥相呼应,关门息警,中朝宴然,不复以边事为虑矣!
当时的建州之所以不敢贸然前来侵犯,是因为忌惮他能征善战,又有袁可立之军牵制,所以两年下来,辽东在他的驻守下一直没有发生大的战役。这不仅在无形中为朝廷省下了许多军费,而且确保了山海关的安然无恙,使明朝有了更多的机会养精蓄锐。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军事战略家,最终却因阉党之害被迫辞官、告老还乡!从他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出明朝的朝纲之乱、政治之黑暗!有才华报负的有识之士不能委以重任,祸国乱政的阉党之流却横行无忌,这样的一个国家,怎能不亡?孙承宗的告老还乡,也许正是因为他看穿了这一点却无力改变,因而灰心丧气、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吧!
果然,孙承宗一离任,新上任的高第便认为关外一定守不住,于是命令军队全部撤出锦州及右屯等地,退守关内。
督屯通判金启倧因此上书给袁崇焕说:“锦州、右屯、大凌三城都是前锋要地,如果撤兵,已经安居的百姓将再次被迁徙,收回的疆土再次沦陷,关内外经得住几次退守?”
袁崇焕一直跟在孙承宗身边,对他崇拜至极。他对孙承宗的军事理念更是深信不疑,因此他根本看不起高第这种退缩之法,觉得他完全是个懦夫。于是,他再次露出自己那“刺头”的一面,到高第面前奋力争辩:“兵法上说,有进无退,收回的疆土怎么能轻易放弃?锦州、右屯动摇,宁远便会难保,进而使关门失去保障。这些地方只需要派遣良将守卫,就不需要太多的顾虑。”
但高第是个贪生怕死之辈,他觉得辽东迟早会丢,自己保命要紧,因此仍执意要撤离,并想撤掉宁远的军队,结果这种做法激怒了袁崇焕。执拗的他一再向高第表示,自己宁愿死在宁远,也不愿撤离,高第见状,决定放弃宁远和袁崇焕,于是就将锦州等地军民尽数撤离了。
结果一路上,高第丢弃米粟十余万,途中民众死伤无数,哭声震野,军民怨声载道。袁崇焕见自己根本无力改变现状,于是也决定效仿孙承宗,请求回家为父守丧,但却遭到了拒绝。
。VIP。♂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