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尔哈朗作战十分勇猛,善于冲锋陷阵,而且颇有谋略,在战场上,是一员福将。他很少有打败仗的时候,在军功上基本可以与多尔衮平分秋色。这也足以说明他平常的软弱,多少有些“装”的成分在里头。
事实上,莽古尔泰倒台前,皇太极在军中扶持的力量不止多尔衮兄弟这一股,济尔哈朗也是他重点扶持的对象之一。在战场上,皇太极经常需要济尔哈朗与多尔衮兄弟相互配合,围点打援。那时候,济尔哈朗与豪格、多尔衮兄弟,基本就是皇太极时代后金战场上的“黄金搭档”、“双保险”,有他们上战场,这仗几乎就没有攻不下来的情况。
这里,我针对济尔哈朗的军功方面列举了几次典型战役,相信大家可以通过这些事例,感受到济尔哈朗真正的军事实力:
天聪七年三月,济尔哈朗奉命筑建岫岩城。五月,明将孔有德、耿仲明从登州渡海来降。明总兵黄龙闻讯,以水师前去攻击,朝鲜方面也参加了行动。
济尔哈朗闻讯,亲自率兵前往迎接护送孔有德等人,并暂时喝退了明朝与朝鲜的联军。六月,皇太极与众人商议对外的军事策略。对于朝鲜、明朝、察哈尔三方联手合力打击后金的这一形势,众人一筹莫展。这时,济尔哈朗上疏皇太极,提出了化解这一困境的方法:“朝鲜如果不遵守盟约,就退回他们的贡品,只和他们互市交易,不必前去攻打。明朝是我们的敌国,应该先攻取他临近京城的几个城,长久驻扎,伺机进攻。另外,还要屯兵山海关以东,锦州以西,扰乱明朝的耕种,让他们的军队疲于奔命,不得休息。再分兵一半,在山海关前安营,一半绕道至关后,内外夹击,让明军左右为难。”
这一方法将敌人们分而治之、各个击破,既明智又实用,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后来,后金采用了这一策略,果然冲破重围,打开局面,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从中不难看出,济尔哈朗还是颇具谋略、十分聪明的。
崇德五年三月,济尔哈朗奉命修整义州城,驻扎屯田,为攻打锦州做准备。皇太极对他的工作十分满意,并亲自登城视察。这时,原来依附于明朝的杏山蒙古诸部,派使者前来请求归顺。
于是,皇太极命济尔哈朗同多铎、阿达礼率师一千五百人前往迎降。临行前,皇太极训话说:“明兵见我兵少,必定前来交战,我军可分为三队应敌,前队交战,后队接应。”济尔哈朗对此言听计从,乘夜经过锦州城南来到杏山。然后派遣使者偷偷告诉蒙古诸部连夜携带归顺的户口、辎重等上路。
等到天亮时,驻扎在杏山的明军果然发起了进攻,总兵刘周智沿杏山城扎营,与锦州、松山的守将合兵,分翼列阵逼攻清军。受到夹击,济尔哈朗临危不惧。他不顾危险,毅然纵师杀入敌阵,冲乱明军阵型,结果大败明军。紧接着,他又乘胜追击,一直追到明军城下,一下子攻破了两个明军营寨,同时斩杀了明副将杨伦周、参将李得位。
得胜后,济尔哈朗又将所获的马匹、器械全部献给了皇太极,自己一点也没有私留。因此,他得到了皇太极的大力赞扬和赏赐。通过这一次次的战役,他在皇太极心里成了一个不可取代的人,他凭借着自己既听话又忠心的优势,深深地赢得了多疑的皇太极的信任。
九月,松锦之战爆发,济尔哈朗奉命同阿济格等人围攻锦州,守城明军见状,组织多次反击,出城攻打清军。清军因此遭受了不小的损失。济尔哈朗于是将计就计,打算在城南设伏,等待明军出城,再进行伏击。结果明军出城后,发现有埋伏就立刻撤退,清军追击斩杀明军数十人。同时济尔哈朗又截获了明军的粮车。使锦州守军断了粮草,困守城中。
来年三月,清军再次围困锦州,并围绕锦州设了八个兵营,掘壕筑堑,准备长久围困祖大寿。
当时,祖大寿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在城中指挥,并派蒙古兵守卫外城。济尔哈朗见状,知道这对自己不利,于是便对蒙古军采用了策反之计,结果效果极佳,蒙古台吉诺木齐、吴巴什竟临阵倒戈,暗中遣人约好了时间,准备献出东关。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到了预定的时间,他们的密谋被祖大寿发觉了!于是,清军只好改变策略,与蒙古里应外合,由蒙古军在城上抛下绳索,助他们破城。就这样,清军与蒙古军内外夹击明军,很快占据了外城,明军被迫退入内城。
之后,为防生变,济尔哈朗立刻将城中的蒙古军六千余人迁到了义州,并收降了明将都司、守备以下八十余人。喜讯传到盛京,皇太极大喜过望,特别在笃恭殿宣布捷报,以示重视。
。VIP。♂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