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直接访问:
郭子仪向李豫询问河北政情,最重要的便是监军们的意见。
李豫会意,当即唤来王驾鹤,命其翻出近一年来河北诸镇监军使的上奏,交予郭子仪阅览。
——如今宫中第一大红人便是王驾鹤了,但其权势比起昔日的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来,相差不可以道理计,仅领内侍省而已,于外朝并无名位,且不能干涉禁军之事。李豫将宝应、神策、威远三军交给了另外三名宦官——霍仙鸣、窦文场和张尚进,以分王驾鹤之权。
李豫这也算是吃一堑……吃三堑,长一智了。
再说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于诸观察、节度辖区皆设监军院,以宦官充任监军使。监军使最主要的职能,就是通传上下,既将朝廷诏令宣于诸藩,也将诸藩动向奏于中朝;其品位往往足以与观察、节度诸使相拮抗,而且自将兵马,其数甚至于超过节镇牙兵……
不过一般情况下,监军使不会掣肘藩镇军政事务。道理也很简单,那些仍旧顾虑朝廷威望的镇将必定厚赂监军使,希望对方能够直奏御前,帮自家多说些好话;而至于那些不在乎朝廷威望的镇将,人连朝廷都不怕了,难道还怕作为朝廷代表的监军使吗?架空甚至于隔离监军使,易如反掌耳。
监军使不是一个人,其下副使、判官、小使等,自成一套体系——当日李汲入镇魏博,监军使焦希望的幕僚班底就比他麾下人数还多——方便探查内外情事,禀报朝廷。当然啦,这终究是一个光明正大的监察部门,不是特务机构,很难真正探查到观察、节度的隐微之事,但镇内大致的民政、军事和财政状况,也是很难瞒得过监军使的。
当下郭子仪一目十行,默读那些监军使的上奏。完了将厚厚一摞案卷递还给王驾鹤,然后徐徐对李豫说道:“览诸监军所奏,今魏博兵四万、武顺兵三万、昭义兵六万、成德兵五万、幽州兵八万——而天雄军,也是八万。
“按其人口计算,唯昭义、成德两镇计户料兵,不为过滥——幽州须防东蕃,暂可不论。是以薛昭义但求为陛下镇定地方,无骄恣之心可知矣;李成德兵虽不滥,却有马近两万匹,自恃足以敌众……”
李豫连连点头,心说了不起啊,竟能从上奏中分析出那么多情报来,朕早瞧过了,却于河北形势,依旧一头雾水……
“倘若监军使所奏无差,则以魏博财计最佳,李魏博募兵四万,也在情理之中……”至于李汲从我那儿诓去三十万缗财货,咱就不提了吧。
“天雄军募兵最滥,以老臣度之,其财力未必能够足额供奉,其能战者,不过十之六七而已。则若发魏博、武顺、昭义三镇往攻,以三谋一,在大势上,还是颇有胜算的。”
说到这里,老司徒却又一皱眉头:“然而除田承嗣实骄纵不法外,诸镇监军所奏,都只能料其兵、财多寡,而不能料知人心。李魏博保秦武顺可用,老臣不知其所由;李成德、李幽州向背不明,倘若勾连田承嗣,则其数可与官军相当,胜负之数难料矣。”
李豫也不禁皱眉:“则若亦诏李宝臣、李怀仙共伐田承嗣,亲家翁以为可否?”
郭子仪摇头道:“不妥,此是朝廷逼其明申向背,或易迫反彼等。老臣之意,可密诏辛河东,使其暗觇成德动向。昔李宝臣在史贼麾下,正是辛河东出井陉,迫其降顺的——仍可用之。”
李豫颇有些犹豫:“昔日辛云京、仆固怀恩生隙,劾状交驰,朕虽易朔方帅,却并未严惩仆固父子,则辛云京不能无疑……若其不肯从命,奈何?”
郭子仪笑笑:“辛河东志气刚决,不畏强御,其与仆固之隙,其曲实在仆固,朝廷为保地方安靖,羁縻仆固父子,辛河东必能明了其意,不致生疑。仆固父子一日不将兵出外,臣保辛河东一日不背朝廷,陛下勿忧。”
李豫点点头,再问:“则卢龙又如何?”
郭子仪叹了口气:“卢龙实鞭长莫及,只能看天意了。总而言之,仅就河北一地论,李魏博所奏,讨伐田承嗣,可有七成胜算……”
“亲家翁云仅就河北一地论,是何意啊?”
“诸镇钱粮,普遍不足,若兴大军,必须自别镇资供,老臣不知国家财计可能支撑否?”
李豫沉吟少顷,说:“朕当再咨问第五琦、刘晏的意见。”
郭子仪道:“要在李汲奏言,今秋蕃贼将继侵瓜州,不会来犯陇上,倘其所料不差,朝廷应可在河北兴师,然不可久。若不能长驱直入,便休言犁庭扫闾,但重惩田承嗣,迫其俯首可也。然若蕃贼来犯陇上,恐怕朝廷不宜下征讨天雄军之诏。可惜两地相隔悬远,若待今秋先探明蕃贼动向,再诏下河北,恐怕就迟了。
“此是老臣一点浅见,自须圣意裁夺。”
正这儿说着话呢,有小宦官来奏事,王驾鹤先过去听了一耳朵,急忙回来禀报:“成都有奏上……”
李豫闻言吃了一惊:“难道是蜀中复生乱么?!”
王驾鹤笑道:“大家且看奴婢这张脸,可似
以凶信来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