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魏汴的运气确实不错,李汲才命他明日领兵攻城,结果当日黄昏时分,信都竟然主动打开了城门,刺史扈萼绑缚杨光朝,出城投降……
虽说今日之战打得并不激烈,攻守双方都不过数十人伤亡而已,却已然骇破了杨光朝之胆。杨光朝本是田承嗣麾下骁将,久经沙场,一眼便看出魏博军未尽全力——攻城之战,本有两种战法,一是趁着初至时气足兵锐,全力押上,务求一鼓而下;二是首日先压着节奏进攻,以期发现敌防薄弱处,然后再施以全力——则若明日大举来攻,信都城肯定守不住啊。
由此午后便下令,将城内百姓全都组织起来,适龄青壮分发给武器,老弱妇孺则挑担推车,明日共同守城。其令一下,城中大乱,百姓多不愿与官军交战——这才太平了几年啊,怎么又要打仗?且魏博军既是奉诏来伐,我等若是抗命,那不也变成大唐的叛逆了么——纷纷推举耆老,跑去游说扈萼。
理由是:杨将军乃天雄军之将,守城有责,可使君您是朝廷之官啊,怎能抗拒王师呢?
扈萼这冀州刺史虽为田承嗣所署,终究吏部备案,朝廷是承认了的。倘若跟从田承嗣,战败后必为阶下囚——说不定连脑袋都保不住——而若开城恭迎王师,最多罢黜,但一任刺史的资历还能保留啊,可以返回吏部去再候选……于是经过反复心理斗争之后,扈萼终于设圈套擒获了杨光朝,旋即开城迎降。
李汲就此率兵进入信都城,查封府库,安堵百姓,魏博军在他亲自督责之下,果然是秋毫无犯——武顺军那两千人就先在城外呆着吧,别进来掺乱了。随即召见扈萼,仍许他暂护刺史印信,并命将杨光朝装入囚车,押赴长安。
记不住网址,可以百度搜索:【丝路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