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53年4月己巳,这是一个黄道吉日,正是人们举办喜事的日子,也就在这一天,皇上决定为刘荣举行立太子的盛典。
为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郎中令周仁根据皇上的安排,在前一天指挥宫中的侍从、宦官以及杂役,把未央宫装扮得花团锦簇,靓丽纷呈。群臣们早已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消息,每个人都在精心准备新朝服,对着铜镜看来看去,决心用最好的形象来参加立太子的盛典。
辰时,春光明媚,暖风和煦,群臣们一个个穿着节日的盛装,排着整齐的队列,集中在未央宫殿门前,鱼贯而入皇宫,整个皇宫人头攒动,喜气盈庭。在丹墀的两旁,两只博香炉燃着檀香,冒着一缕缕白色的云烟。
“皇上驾到。”随着春陀一声尖细的声音,皇上满面红光,神采奕奕,健步走上丹墀。皇长子刘荣身穿一袭玄色衮袍,头戴一顶镶嵌珠玉的天平冠,紧紧尾随在皇上的身后。到了皇帝的宝座前,皇上双手撩开皇袍,稳稳地坐到上边。刘荣立在宝座的旁侧,神色端详,目不斜视。
乐工们开始奏乐,笙、簧、琴、瑟、箫、笛、筝、笳和塤一齐奏响,乐声优雅动听,恢弘庄严。
奏乐结束后,群臣们分文武两列,左文右武,行三跪九叩大礼,虔诚地呼喊“万岁,万万岁”,喊声把未央宫的穹顶震得嗡嗡响。
皇上看着跪满大殿的群臣,静听着“万岁,万万岁”的欢呼声,心中感到很淡定,因为他对这些繁缛的礼节已经习以为常,不足为奇。他一摆手,朗声示下:“众卿平身。”
“谢万岁。”群臣呼啦啦站起,各自返回自己的位置,欣然落座。
皇上用一双澄澈透明的眼睛环扫群臣一遍,然后一字一句说:“四月是一年中的好月份,春和景明,万物向荣,在这美好的季节,朕决定给大家宣布一个重大消息。太子之位虚悬将近四年,不断引来各种揣摩、猜测和议论,给诸侯、给群臣、给百姓、给外夷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错觉。朕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立皇长子刘荣为太子,以满足天下渴望。”
因为刘荣身为皇长子,平时中规中矩,群臣们比较看好他,对他没有异议。根据皇上的意思,常侍春陀迈着小碎步,登上丹墀,展开帛书,朗声宣读:
皇帝诏曰:立长可稳江山社稷,一直为历代帝王所看重,大汉自开国以来,亦沿用此制度。皇长子刘荣为群子之首,仁爱贤达,好学不辍,人品贵重,宜立为皇太子。即将此诏颁布四海,晓谕诸侯军民,以慰天下苍生。
春陀宣读完诏书,躬身退下。皇上再次环视群臣们一遍,用充满自信的口气问道:“群臣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陛下万岁,万万岁。太子仁慈,太子千岁,千千岁。”群臣们再次跪在地上,呼喊声声震屋宇,居然传出宫外,一波接一波,余音袅袅,最后细若游丝,消失于蓝天白云之上。
等群臣情绪平定,皇上补充道:“太子是朝廷的储君,干系甚大,如何才能让太子成为治国之才呢?朕想给他选一个学问渊博、品行高尚的师傅,乃当务之要。”
群臣屏住呼吸,静静地听皇上往下说。皇上看一眼窦婴,微笑着说:“大将军窦婴忠诚干练,学问渊懿,太子太傅一职非他莫属,从今往后,他就是太子太傅,一心一意辅导太子。至于大将军头衔,朕以为眼下无战事,天下已恢复太平,大将军是个摆设,可暂时撤销。”
因为事先打过招呼,窦婴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丝毫不感到意外,他从群臣序列中走出,欣然领命:“陛下思虑周祥,臣完全听命。”
皇上满意地点下头,窦婴返回序列。紧接着,皇上平静地颁布第二道圣旨:“皇十子刘彘虽然不到四岁,但聪明悟彻,可封为胶东王。弓高侯韩颓当的儿子韩嫣与刘彘年龄相当,据说也很聪明伶俐,可作为陪读。”
状貌魁梧的弓高侯韩颓当从武将班列中走出,慨然允诺:“臣孙韩嫣能陪胶东王读书,这是他的造化。臣将叮嘱他,不要贪玩。”
“不错。”皇上高兴地夸奖韩颓当,韩颓当退回武将班列。皇上第三次环扫群臣一遍,平静地问道:“群臣以为如何?”
“陛下英明。”皇子封王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对于刘彘被封为胶东王一事,群臣并没有把它和刘荣立太子一事联系起来看,觉得这件事并没有冲淡主题,因而也就没有引起格外。
一切顺利成章,皇上既立刘荣为太子,又分封刘彘为胶东王,两头都不得罪,这说明刘荣在他的心目中地位非常,同时说明刘彘在他的心目中同样不可或缺。
这两件事办得顺顺利利,皇上的脸上露出一丝惬意的微笑,吩咐春陀,早些宣布退朝。春陀一向对皇上忠贞不二,从某种程度上讲,他就是皇上到哪里他就到哪里的影子和不折不扣不搞变通的传声筒,看清皇上的用意,拖着尖细的嗓音喊道:“大臣有事早奏,无事早退,退朝。”
此时,群臣的耳朵都直直地竖立,眼睛都一眨不眨瞪圆,不放过皇上说的每句话,不放过皇上做的每个动作。听了皇上给春陀的叮咛,一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