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49年,刘邦7岁了,虚岁8岁。如果生活在2200多年后的今天,刘邦应该上小学一年级了。但是,生活在战国年代的刘邦,他接受的教育是什么样的呢?
根据《国语·卷十七》的记载,楚国的大臣申叔时曾经这样谈楚国太子的教育,说:“用历史来教育,从而使他懂得褒扬善行而贬抑邪恶,来戒勉他的心;用先王的世系来教育,从而使他知道有德行的人能名声显扬,昏庸的人要被废黜,来鼓励和约束他的行为;用诗歌来教育,对他宣扬先王的美德,来指引他的志向;用礼仪来教育,使他知道尊卑上下的法度;用音乐来教育,来洗涤他身上的污秽,使他稳重而不轻浮;用法令来教育,使他懂得百官的职事;用治国的嘉言来教育他,使他发扬美德,知道先王务必以德对待百姓;用古书记载来教育,使他懂得历代成败兴衰的道理而引起警戒;用先王的训典来教育,使他知道宗族的发展繁衍,使行为符合道义。”
如前文论述,刘邦的祖父曾经是楚国淮北郡丰邑的县公,爵位相当于楚国的公爵,但只有治民权,勉强算得上半个贵族吧。当刘邦是楚国人时,教育方式应该和申叔时提到的差不多。
但是,考虑到刘邦家族来自于魏国的大梁,以及刘邦后来又成魏国人,因此刘邦的教育又转向魏国式的教育,而魏国深受周朝的影响。尽管周朝在刘邦出生那一年就被秦国灭掉了,但作为天下诸侯曾经的宗主国,并且享国将近800年,以《周礼》为代表的礼仪规范早已经深入人心,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因此,青少年时期的刘邦的教育以传统的周代教育为主。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曾盛赞周代君子“他们识解之渊博,人格之完美,嘉言懿行,可资后代敬慕者,到处可见”,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高尚的道德水准。当然,这和周代“以德治国”的基本国策息息相关。
对于周代教育,它的核心是培养君子人格,因此道德教育便成为重中之重,而行为和技能教育只能退居其次。当时的学校组织已经比较完善,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为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
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其中大学两年,重在提升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小学一到七年,重在完善自我,提高技能。
乡学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根据地方区域大小的不同,设有塾、庠、序、校等不同级别的教育组织。一般情况下,塾中优秀者,可升入乡学而学于庠、序、校。同样,庠、序、校中的优秀者也可以升入国学而学于大学。
具体到教育,则分为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六艺之中,又有大艺、小艺之分,礼、乐、射、御属于大艺,是大学的课程;书、数属于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分类阐述如下:
第一,礼、乐等道德层面的教育。礼,指行为规范,直接与人的德性相联系。由于周代前期没有法律,统治者只能通过道德约束人们的行为。因此,《礼记·文王世子》说:“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恭敬而温文”也就是后代都提倡的温、良、恭、俭、让。同时,礼、乐和德行教育也十分紧密。根据《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三行”教诸侯卿大夫之子。师氏,即今天的老师,在周代前期,指以职业为氏的人。“三德”包含至德、敏德、孝德,分别表示中和之德、勤劳、尊祖爱亲。而“三行”则指孝行、友行、顺行,分别代表亲父母、尊贤良、事师长。三德、三行教育是周代礼乐文明的标志,而礼乐文明则是周代的标志。
当然,出于战国末年那个杀人盈野的乱世,估计刘邦这方面的学习仅仅是浅尝辄止。
第二,射箭、御车等技能层面的教育。这两项技能应该是少年刘邦重点学习的项目。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枪法要好,驾驶技术一流。
好的射术有五种表现,分别为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其中,“白矢”指箭矢穿过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指前放一箭,后三箭连续而去,箭箭相属,好像互相衔接的连珠;“剡注”指发箭速度快,瞄准时间短促,上箭即放箭,放则必中;“襄尺”指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君一尺而退;“井仪”指四箭连贯,均正中目标。
养由基是春秋时期楚国将军,是个神箭手,或许曾经是少年刘邦心中的射箭偶像。据《战国策·西周策》记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百步的距离至少是100多米,在这么远的距离居然能射中柳叶,可谓是神人也。
好的御术也有五种表现,分别为鸣和鸾、逐水车、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其中,“鸣和鸾”指行车时和鸾之声相应,即驾车有节奏感;“逐水车”指随曲岸疾驰而不坠水,即精准把握车辆的方向;“过君表”指经过天子的表位有礼仪,即必须掌握“发动机”的性能;“舞交衢”指过通道而驱驰自如,即能够精确地控制车辆加减速;“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