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来,朝廷上下群情振奋,歌功颂德之声此起彼伏,嬴政虽有口谕,让大家不要奉承太过,但依然挡不住众臣的不断赞誉。
嬴政到是很清醒,因为蒙恬曾有奏章传来,里面详细记叙了这一战的经过,特别提到,匈奴单于虽远遁,但匈奴实力还在,特别是驻守在东线,防御东胡的匈奴骑兵基本毫发无伤,因此不可盲目乐观。蒙恬在奏章中还提到,防御东胡的领军将是单于头曼的长子,名叫冒顿,这个人在部落中很有威望,特别是深得匈奴年轻骑士的爱戴。此人现在年纪还小,假以时日,等到他和他的那些年轻的骑士成长起来,对大秦仍然具有很大的威胁。
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既然蒙恬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收复了河套广大地区,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如何将这片土地治理好了。
嬴政虽然还是深居简出,让旁人摸不透他的动向,但面对如此重大的治国方略,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将李斯、赵高、蒙毅等召至身边,与他们共商国事。
听完始皇帝嬴政的情况介绍,众人一时间都无语。蒙毅无语很正常,因为这么大的功劳是他的哥哥蒙恬完成的,这也是他蒙氏家族的荣耀,如果自己先开口,岂不是让皇帝和外人觉得,他蒙家有些过于张扬了;赵高无语也正常,他虽然身居高位,但毕竟没有带过兵,而今前方到底如何他也不大清楚,少开口没什么坏处。倘若言多必失,反而会让皇帝看低了自己;李斯不语是有他的心思,蒙恬一战成功大破匈奴,这么辉煌的战果是当初没有预料到的,倘若知道这么容易,李斯当时定会一力主张开开战。而今蒙家功高盖世,自己倘若多言,会让蒙氏兄弟误以为自己在抢功,如此反而不美。
嬴政看看几位重臣,这些都是他最信任的人了。见大家都不开口,嬴政缓缓地道:“李卿,如今蒙恬立下大功,攻取河南地,你看我们后续的该怎么做呀?”
皇帝发问,李斯不敢不说。他沉吟了一下,“陛下,蒙恬将军大破匈奴,为我大秦拓地七百里,实属可喜可贺。臣想蒙恬能取如此大功,定是日常反复勘察、斟酌的结果,以臣想来,最好莫过于派一使臣到上郡去,征求一下蒙恬将军的意见。倘若蒙恬将军觉得可以继续深入,则我大秦举全国之力,也要支撑蒙恬将军北征;倘若蒙恬认为不宜再战,也请他提出一些建议,如何治理河南地,同时还要防止匈奴卷土重来。”
嬴政如此聪明之人,自然知道李斯的真实想法。他倒也理解李斯,毕竟现在的局面蒙恬才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个人。只是诺大的朝廷面对这等大事竟拿不出一个方案来,未免也说不过去,他看看蒙毅,“爱卿,你的意见呢?”
蒙氏兄弟感情很好,蒙恬虽然常年领兵在外,但有的时候也会返回咸阳,主要就是向嬴政汇报边防的情况。回家探望时,兄弟二人也曾就如何防卫匈奴一事做过探讨。由于蒙恬久在边关,熟悉具体情况,因此说是探讨,其实基本上都是蒙恬在讲。今天听嬴政问起如何处理现在的局面,蒙毅想起往日哥哥蒙恬说过的话,心想不如以此来应对皇帝的提问吧。他清清嗓子,对嬴政道:“陛下,《周书》上说,国家的安危在于君王发布的政令,国家的存亡在于君王的用人,今日我大秦之所以能大破匈奴,就在于陛下用对了人呀。”
嬴政听蒙毅话中有奉承的意味,心想这与蒙毅素日的为人不符呀。再看蒙毅脸上坚毅的神情,他意会到蒙毅话里有深意,点了点头,“蒙卿的话很对,你接着往下说。”
蒙毅当下就将过往蒙恬对自己说的想法对嬴政复述了一遍。由于蒙恬了解具体情况,应该说他的意见还是十分中肯的,概括起来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是战争成本的问题。《孙子兵法》曾提过,‘兴师百万,日费千金’,并且还说过,‘运粮百里,无一年之食;二百里,无二年之食;三百里,无三年之食’,可见战争是极度消耗资源的一种行为,若长时间征战,男丁就算拼命种田,也不能满足军队粮饷的需求;女子就算日夜不停纺布绩麻,也不能满足军队帷幕的需求,如此一来,定会造成百姓流离失所,疲惫不堪。民不安则心生怨,心生怨则国不宁,到后来定是土崩瓦解,国破家亡的结局。匈奴地处北方,确如丞相李斯所言,所据之地多盐碱,得之无法耕作,部落之民多不开化,获之难以役使长此以往,即使打赢了对游牧民族的战争,也会被高昂的战争成本压垮。
二是不利于农耕。大秦帝国统治的民众基本上都是农民,如果想要深入大漠与匈奴作战,就需要相当数量的骑兵。把平时不骑马的农夫转变为强大的骑兵,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投入大量的金钱来训练,更由于当兵的都是农民,如此一来势必会造成农耕人员减少,劳动力损失。不要忘记,大秦帝国的维持需要大量的税收,而这些税收都是从农民的头上获取的,没有了农民,就算有大片的草原又有什么用处呢?
嬴政听完点了点头,心中暗想蒙毅的话很有道理。他看看蒙毅,“卿之所言甚是,只是如此一来,我们就要轻易放弃来之不易的战争成果吗?”
“非也。”蒙毅道:“我大秦虽说取胜,但也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