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喝醉了。之所以喝醉,原因很简单,一醉解千愁。
刘邦最近对沛县县守大人很不满意,自咸阳归来后,按照《大秦律令》,刘邦就算服完了徭役。
误伤夏侯婴的官司解决了,为国家应尽的义务也尽完了,从此以后自己就算彻底解脱了,自由了。刘邦和他的这一班兄弟近段日子是醉生梦死,整天酩酊大醉。好在武三娘自从上次发生误伤夏侯婴的事后,从来不向刘邦提及酒钱的事,刘邦脸皮也厚,索性装作不知道,每日在酒肆流连不去。
刘邦的岳母看不上他,但岳父吕公却慧眼识珠,总说刘邦将来能成大器,因此对刘邦的所作所为总是抱着一份宽容的心态,并不以为意。
时日一久,刘邦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了,毕竟家中还有一儿一女需要抚养,还有土地需要耕种,虽说岳父不说什么,但也总不能让夫人吕雉自己劳作吧。
这一日刘邦与吕雉谈话,这才知道,当日孟无离留下的两锭大金已经花得差不多了。刘邦一惊,意识到应该找点事情做,不能再坐吃山空了。
吕雉对孟无离的印象很好,交谈时还问刘邦这几番到咸阳服徭役,可曾看见过孟无离。刘邦摇摇头,说孟无离那种人来无踪去无影,根本就不是寻常人,日后想见他恐怕是很难了。
夫妻二人说了一会话,天色就晚了,刘邦起身看看儿子刘盈,又看看女儿,然后披衣走出了家门。
他不是信马由缰闲逛,而是径直来到岳父吕公的府上。知道岳母看不上自己,平素刘邦很少登门,此次竟不请自来,吕公很是高兴。他将刘邦让到内堂,问刘邦所来何事。
来之前,刘邦已经打好主意,因此也不避讳,而是直接将自己的想法说与岳父听。原来刘邦知道岳父吕公与沛县县守交情很好,想通过这个门路活动一下,再恢复自己泗水亭长的职务。
吕公看看刘邦,也说不上什么原因,反正他就是欣赏自己的这个女婿。“大丈夫立于世间,自当建功立业,你能有这样的想法很好,只是有一点老夫不大明白,你和县中的萧何、曹参关系很好,为何不去找他们说情呢?”
“不可,不可。”刘邦摆摆手,“岳父大人久历事故,这其中道理您应该明白。我和萧何、曹参他们之所以要好,就是因为素日里我从不求他们什么。倘若我一旦开口,就会被他们所看低,那样一来,彼此的关系就很难相处了。”
吕公点点头,“你说的甚是。我来问你,你和你的那些朋友想必也是如此了。”
“这个自然。”说到这些人,刘邦挺起了胸膛,“岳父可以去打听一下,我和那些人之间只有他们欠我的份,没有我欠他们的,因此我对他们说话才会理直气壮,他们也才会听命与我。”
“很好,你果然很有志向,不枉我看好你。”吕公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些金银交给刘邦,低声道:“这个你拿着,作为平日里打点之用。你放心,你的事我明天就去找县守,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应该不是问题。”
刘邦大喜,谢过岳父,告辞出门。
县守与吕公很有交情,否则吕公当初也不至于举家迁到沛县。对刘邦的为人县守还是知道的,也认可刘邦的能力,况且刘邦以前就是泗水亭长,恢复刘邦的职位也不困难。既然吕公有所求,县守也就应承下来,只是表面的功夫他还是要做的,当即找来了县尉、县丞以及萧何、曹参等县衙里的大小官员。
令县守没想到的是,他刚把事情一说,萧何、曹参等就一力赞成,就连县丞也都随声附和。县守一方面对此事顺利通过感到满意,另一方面对刘邦的潜在能量也感到吃惊,想不到一介布衣的刘邦竟然在沛县有这么大的神通。
此后刘邦就恢复了泗水亭长的职位。县守交给他几回公事,无论是邻里纠纷打官司,还是带人出去办事情,刘邦都处理的很好,,让县守感到十分满意。
这一日,朝廷发下公文,在沛县征发壮丁服徭役。除了税赋和兵役,服徭役也是百姓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这本来没有什么,只是这一次不同,因为服徭役的地方比较远,是到骊山给始皇帝嬴政修墓。
这次征发沛县壮丁服徭役遇到了百姓的抵制,原因很简单,路途太远。此外这些百姓还听说,修骊山墓的原本是一些刑徒,这些人穷凶极恶,平日里很是刁钻,寻常百姓到了那里会被欺负。因为那些人本就是亡命之徒,所以负责看守的军卒也是听之任之,不爱管理,要是到了那里,多半就回不来了,不是累死,就是被欺凌致死。
百姓服徭役是义务,但若是危及生命,就没人愿意了,因此县守出告示多日,也没征发来几人。
皇命不可违,否则是要掉脑袋的,所以县守把这件事交给了他认为能力强的刘邦。刘邦接到任务头都大了,这件差事对他来讲也不好做。他也听说了,到了骊山十有八九都回不来,毕竟是乡里乡亲,谁愿意自己的乡亲到骊山去送死呢。可县守的命令已经下来了,不做也不行,刘邦推脱了好几日,直到县守严词下令时,刘邦才硬着头皮挨家挨户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