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同盟被强制解散。但罗马人没有对战败的拉丁人进行恶毒的报复,而是冷静观察,因为报复只能妨碍实现自己的目标。回为笼络战败者,罗马出台一项新政策,即给予不同地区居民以对应的公民权。首先授予罗马附近3个地区罗马公民权,使罗马领土扩大到4500平方公里,人口至少达到100万;其次,对部分土地被没收的地区,允许保留形式上的独立,罗马承认其同盟关系;再次,保留从前的独立地位,但只能与罗马签约而不能相互签约,其男性居民获得“无投票资格的公民权”(半罗马公民权)。
罗马以和缓的理论上的“平等”,满足了拉丁同盟各邦统治者上层参与罗马政权的强烈要求。它在不伤害地方感情情况下,维护他们对拉丁人和其他民族的控制。”作为一个被征服集体,相对于罗马而言,它本质上是罗马境内每个依附民依附于自己保护人习惯的扩展。
罗马以军事实力为前提,以理论上的平等使被征服地统治上层融人罗马社会为手段,创造了新的同盟模式,该模式既符合罗马人实际利益,又能消弥被征服地与罗马的对立情绪,使之顺利融人罗马文明之中。新同盟策略为罗马扩张了源源不断的财力和军力。
罗马采取主动结盟寻机打击对手、瓦解它国同盟、培植亲罗马势力促使它国内讧等手段,来达到战略目的。表现在萨莫奈战争、塔林顿战争和布匿战争中,此期的同盟战略为拉丁姆模式的进一步发展。罗马人所进行的萨莫奈战争虽艰苦异常,但胜利的罗马人能够“捐弃前嫌,不去斤斤计较刚刚结束的战争给自己的伤害,毅然与萨莫奈人再续合约。”
用这类条约构成了意大利同盟体系的基本部分,虽同盟者丧失了土地.且必须在罗马需要时军队,还规定各盟邦“应与罗马有相同的敌友”从此失去了外交权,但对于地方统治阶级来说,罗马人能保护他们“免遭内部革命的伤害,允许
他们根据自己的法律自行本地的人民,很少强求一律。罗马还会提醒上述民族,不必向罗马纳税亦可得到罗马的保护与和平地生活。”因此同盟者很少有受虐待的感觉。
在萨莫奈战争后,这类盟约遍及中部意大利。在塔林顿战争和布匿战争中,罗马的同盟战略以稳健方式推进并屡试不爽。布匿战争就是在南意大利同盟城市、附属国和罗马公民直接推动下展开的。开战第二年,西西里50座城市加入了罗马同盟,给叙拉古的耶罗二世造成了巨大压力促其倒向罗马,罗马允许他控制30英里周边土地和保证他的独立自治为条件使他成罗马人忠实盟友,罗马不仅从他那里取得了200塔兰特银子的赔款,同时还取得了的直接税收和贡赋,罗马与耶罗二世同盟的建立为取得战争胜利了坚强保证。
在与迦太基进行海上争夺战时,也是南意大利的同盟者为罗马了水手和造船工,这些技术人员的参与大大缩减与迦太基海军技术与装备的差距,因为“在技术、战术各个领域,尤其在工程技术方面,他们都是专家”。吉本说:“罗马共和国正以自己的宽厚政策为荣,也常常得到她的养子的效忠和侍奉。如果她把罗马人的殊荣始终只限于让罗马城内的古老家族享有,那这个不朽的名声势必会在许多方面失去他的最耀眼的光辉。”
罗马同盟战略体现了罗马人务实明智之举。第一,共和前期,国内平贵斗争甚为激烈,周边强敌如林,生存压力决定了必须对内实施妥协、对外实施武力与拉拢并重的同盟战略。孟德斯鸠说:“当罗马人身边有许多敌人的时候,他们就和那比较软弱的
敌人缔结一项停战协定,而这个敌人也就因为自己能够缔结这样一项协定而感到庆幸,它指望这样可以延缓一下自己被毁灭的命运。”
罗马的妥协政策使对它没有什么危险但能给它不少好处的那些国王依附于罗马,同时它还使对它没有好处但又十分可怕的那些国王的力量削弱下去。”第二,意大利半岛上国家间的无序状态为罗马扩展其同盟体系了最佳环境。“尽管罗马的同盟者这个头衔是一种奴役,但人们对这个头衔仍旧是十分向往的;因为这样人们就可确信,他们今后只受罗马人的侮辱了,而且他们也就有理由指望这种侮辱不会是很严厉的。
因此,各民族和国王便不惜各种服务,不惜做出各种低三下四的事情,以便取得这种头衔。罗马紧紧抓住恐惧与贪婪的人性弱点向他国统治者显示罗马人的“友谊”,为追随者安全与秩序保障,迎合了各邦上层心理。第三,罗马贵族与被征服地贵族本质上具天然联盟关系,故罗马人允许被征服者上层融入罗马集团,同罗马人一样成为国家主人。
所以一旦尊任罗马为保护者,他们便将命运与罗马的命运紧密联系于一起,对罗马也就有更多的期待。如此,“在人看来,罗马都不是外邦,沙宾人以为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