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郭解的前前后后——
此人年少时便好勇斗狠记怨记仇,
让他觉得不满之人轻者被打得头破血流,
严重的便是不取其性命就决不肯罢休,
如此蛮横残暴之人当然被官府到处查搜,
但年轻的郭解总会受到好运气的眷顾与保佑,
要么是危难关头在同伙的帮助下巧妙逃走,
要么就是能够赶上国有大事进而天下大赦的时候,
但郭解也不是毫无原则的草间人命打砸抢偷,
而且年龄增长的他也在不断反思自己曾经的荒谬,
终他使用粗暴的方法帮平民百姓解难排忧,
比如救人性命从来不需要任何报酬,
自己的亲人犯错被杀也不再与仇家争斗,
数年以后竟然有不少人将他视为行侠仗义的领袖,
俨然成了一方民间自立的“草头诸侯”,
久而久之非法聚集的财富也没有官府敢去缴收,
愈发低调行事的郭解也就更加没有人追究,
然而大汉天子当然不能容忍这样的民间豪强“元首”,
所以除掉郭解就差一个合适的借口,
老谋深算的公孙弘当然将这些矛盾看透,
于是在除掉郭解的问题上绝对是尽心尽力毫无保留。&40;&29378;&95;&20154;&95;&23567;&95;&35828;&95;&32593;&45;&119;&119;&119;&46;&120;&105;&97;&111;&115;&104;&117;&111;&46;&107;&114;&41;
郭解最终得以被处斩需要一根导火索,
如果以这根导火索就事论事来评说,
郭解本人其实并没有太大的罪责,
而是郭解曾经收养的门客无端闯祸,
只因有个儒生讥讽郭解平日非违法作恶,
却被很多底层百姓尊奉为侠义贤者,
这种以武犯禁的暴徒实在不配得到宽赦,
郭解本人对这种言论到也不觉得如何,
可是他的一个门客听闻此言后竟大动干戈,
那位批评郭解的儒生也就得到了不幸的结果,
不仅被那些小混混暗杀还惨遭割舌,
此案一发在当时自然掀起了轩然大波,
郭解本人也没有争议地被官府捕捉,
可是郭解本人对这条命案并没有什么过错,
他甚至不知道给自己惹事的是哪个门客,
应该说死者与凶手与他都没有什么直接的瓜葛,
郭解在此案上即便有错罪责也不会太多,
若因此处死郭解实在是个既不合理又不合法的决策,
结果公孙弘此时在汉武帝旁边不断地挑唆,
说郭解不过是个平头百姓但却能将国法干涉,
有人可以为他的名声便敢于杀人越货,
这种人在天下恐怕无人敢于主动招惹,
如此无视任何朝廷法度与百姓守则,
这种罪行是比他自己杀人还有严重的罪过,
因此坚决不能让这种人无罪逃脱,
必须诛杀以保证朝廷尊严及百姓安乐,
这一番话自然是说动了汉武帝刘彻,
因为杀掉郭解是他早晚必须要做出的选择,
只是无端妄杀普通百姓的做法实在不妥,
所以公孙弘煽风点火才让他有借口将郭解发落,
也正因如此郭解才被定为死罪性命难活,
客观地说杀掉屡犯死罪的郭解也并非不可,
但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将百姓的性命随意剥夺,
就没法彰显国家律法的公平公正以及公德,
从这个角度上看郭解被处理的结果太过严苛,
换句话说公孙弘并没有裁决郭解的资格,
那个年代帝王向来都是草菅人命独裁治国,
公孙弘也始终扮演着不光彩的角色。
然而说到底他并没有给国家或民众带来苦厄,
只是他个人品行方面比较阴暗猥琐,
为了一己之私不顾他人陷入麻烦的漩涡,
故而在很多时候会显得比较虚伪龌龊,
这也引起了清高正直的大人物的不屑与鄙薄,
可得罪公孙弘自然如同触怒了一条毒蛇,
他会在隐藏的角落里突然袭击让人无法闪躲,
比如董仲舒和汲黯等人就因为与之不和,
曾差点被他陷害得性命不保人亡家破。
董仲舒在前文中已经留下不少笔墨,
正是通过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举措,
才引发了中华民族两千多